中渚穴(zhōng zhǔ xué),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背部,當?shù)?掌指關節(jié)的后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下為第4骨間背側??;有手背靜脈網、掌背動脈分布;布有尺神經皮支和尺神經肌支。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鳴、耳聾、喉痹等頭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熱病。操作方法為直刺0.3~0.5寸。
名稱釋義(1)中渚。中,與外相對,指本穴內部。渚,水中的小塊陸地或水邊之意。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揚散的脾土塵埃在此囤積。本穴物質為液門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隨水濕風氣揚散的脾土塵埃在此冷降歸地并形成了經脈水道穴旁邊的小塊陸地,故名。
(2)三焦經俞。俞,輸也。三焦經氣血溫度不高,所行之地無外界提供的充足熱能使其水液氣化上升,氣血物質在本穴的變化主要是散熱冷降,只有少部分的水氣吸熱上行才保證了三焦經經脈的氣血暢通,本穴也就如三焦經經脈氣血的輸出之地,故為三焦經腧穴。
(3)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變化表現(xiàn)出的五行屬性。本穴向外輸出的氣血物質為水濕之氣,其運行為風行之狀,表現(xiàn)出風木的橫向運動特征,故其屬木。
功效清熱疏風、舒筋活絡。
治法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定位在手背部,當?shù)?掌指關節(jié)的后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1。
解剖下為第4骨間背側??;有手背靜脈網、掌背動脈分布;布有尺神經皮支和尺神經肌支。
主治1. 頭痛、目赤、耳鳴、耳鳴、耳聾、喉痹等頭面五官疾患;
2. 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
3. 熱病。
操作直刺0.3~0.5寸2。
臨床運用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頭痛、神經性耳聾、美尼爾綜合征、眶上神經痛、肩周炎、急慢性腰痛等。
配伍配聽宮、翳風主治耳鳴、頭痛;
配肩髃、曲池、外關治療肩臂肘酸痛;
配八邪、外關主治手指不能屈伸;
配外關、期門主治肋間神經痛。
附注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
相關論述1.《針灸甲乙經》:“狂,互引頭痛,耳鳴,目痛,中渚主之;嗌外腫,肘臂痛,手上類類也,五指瘈不可屈伸,頭眩,頷,額顱痛,中渚主之?!?/p>
2.《外臺秘要》:“主熱病汗不出,頭痛,耳鳴,目痛寒熱,嗌外腫?!?/p>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翟煦 - 博士、助理研究員 -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