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草鞋,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球蘭屬香花球蘭Hoya lyi Levl.的干燥葉。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具有活血祛瘀,祛風除濕,消食積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腳強痛,胸前飽脹。
入藥部位干燥葉。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jīng)歸肝、脾經(jīng)。
功效活血祛瘀,祛風除濕,消食積。
主治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腳強痛,胸前飽脹。
相關配伍1、治風濕痹痛:石草鞋15g,五花血藤、五香血藤、油麻血藤各10g,水煎服。
2、治食積不化:石草鞋、雞屎藤各30g,刺梨、萊菔子各10g,水煎服。
3、治跌打損傷:石草鞋、見血飛、大風藤各15g,水煎服。(1-3方出自《中國天然藥物彩色圖集 第1卷》)
用法用量15-30g。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曬干。
形態(tài)特性多年生蔓生草本,長1-1.5cm。莖匍匐,具不定根,密被白色柔毛。單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橢圓披針形,長3.5-11cm,寬2-3cm,先端鈍圓,全緣,略反卷;葉面深綠色,有疏毛,葉背淡綠色,密被黃色長柔毛;葉柄粗壯,密被柔毛。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粗壯,密被黃色柔毛?;ò咨虻t色,稍肉質,有香氣;花萼短,5深裂;花冠輻狀,5裂,裂片扁平或反折;副花冠5裂,著生于雄蕊背部而成星狀開展,其裂片的外角圓形;花藥頂端1薄質膜片,花粉塊每室1個,直立,長圓形。蓇葖果線狀,先端尖,綠色,具宿存花萼。種子一端有白色束毛?;ㄆ?-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地密林中。附生于大樹或大石上。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相關論述《四川常用中草藥》:“辛微酸,溫。除風濕,消食積,散瘀血。治腳強痛,胸前飽脹,跌打損傷。”
123
4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龔慕辛 - 教授 - 首都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