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名稱:治中湯
組成:人參2兩,干姜2兩,白術(shù)2兩,甘草2兩,橘紅2兩。
出處:《易簡(jiǎn)方》。
主治:霍亂吐瀉。及干霍亂心腹作痛,欲吐不吐,欲下不下。
用法用量:水煎服。干霍亂,欲吐不吐者,先以鹽湯少許頓服,候吐出令透,即進(jìn)此藥。
處方組成【處方與加減】黨參、蒲公英各30克,白術(shù)、甘草、海螵蛸、自及各10克,白芍、延胡索各15克,陳皮4克,干姜2克,半夏12克。偏于脾胃虛弱者加黃芪、山藥;偏于肝郁氣滯者加佛手、柴胡、香附、枳殼;偏于血淤者加三七、丹參、當(dāng)歸;偏于熱者加黃連、黃芩。,【功效與用法】健脾益氣、清熱利濕。方中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甘草健脾益氣,以治其虛;脾虛生濕,濕蘊(yùn)久而化熱,故用黃芩、黃連、蒲公英清熱利濕解毒;白芍配甘草緩急止痛;海螵蛸制酸止痛;延胡索行氣止痛;干姜溫中除濕;半夏配陳皮降逆和胃;三七配白芨斂瘡生肌,可促進(jìn)潰瘍愈合;當(dāng)歸配丹參活血化淤,能促進(jìn)炎癥消退,防治消化性潰瘍。臨床觀察表明,選用黃芪、木香、小茴香煮野豬肚(或豬肚)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確有一定的輔佐療效。每日1劑,分2次煎服,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藥后,待上腹痛、脹、暖氣、吐酸等癥狀消失,即用豬肚l。2只(野豬肚最好)加黃芪、木香、小茴香同煎,豬肚與湯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