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磁象儀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利用塞曼效應測量日面上磁場矢量分布圖的儀器。磁象儀分為三類:光電磁象儀,照相磁象儀和顯像磁象儀。

照像磁象儀為了提高磁場觀測的空間分辨率,萊頓(Leighton)研制出照相磁象儀。它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于入射狹縫前的太陽像和出射狹縫后的底片盒二者的同步運動,在一條譜線范圍內去拍攝太陽的單色像。在此儀器中,太陽光在射進入射狹縫前先被一個光線分離器分成兩束光,然后再分別穿過光軸互相正交的兩個偏振片。這樣,兩束偏振狀態(tài)不同的光就在狹縫的不同部份進入單色光照像儀。該儀器讓出射狹縫位于一條磁場敏感譜線的線翼。這樣一來,在沒有磁場的區(qū)域!就得到兩個亮度相同的單色像,而在有磁場的區(qū)域就得到兩個亮度不同的像。 磁場愈強,兩個像的亮度差愈大。用接觸印像法得到其中任一個像的反像,把它與另一個像(正像)疊合在一起,這樣,無磁場區(qū)域呈現(xiàn)灰色,看不出任何亮度變化;而有磁場區(qū)域,亮度隨極性而異,一種極性區(qū)域是黑色的,另一種是淡白的。所以,最后得到的照片上的亮度分布圖樣,就反映出日面磁場的圖形。1

顯像磁象儀特點顯像磁象儀的突出優(yōu)點是時間分辨率特別高,可以在一瞬間把日面磁圖拍攝成照片或在電視螢光屏上顯示出來。這樣做,對于日面快速活動現(xiàn)象(例如耀斑)的磁場觀測特別有利。

它的結構與光電磁象儀和照像磁象儀都大不一樣。其主要特點是:(一)它使用窄帶濾光器來分離出磁敏譜線線翼的輻射,而不用光譜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用狹縫掃描,從而使日面(整個或一部份)各處能同時顯示出來。(二)用電子學技術使左旋的和右旋的偏振光所成的像自動相減。(三)用快速電子計算機把觀測信息立即歸算為磁場數(shù)值。

運用澳大利亞的庫爾古拉(Culgoora)天文臺的磁象儀,就是最早研制成的一架顯像磁象儀。它用三個自動控制的法布里—珀羅(Fabry-Perot)干涉儀組成濾光器,透過波段僅為0.05—0.1埃,可以在4000—6600埃范圍內調到任一波長,這架磁象儀裝在一架折光望遠鏡上,望遠鏡物鏡的口徑為20厘米,焦距170厘米,可以在一條磁場敏感譜線的線翼對日面一部份(約1/4太陽半徑)拍出單色像,然后,用照相方法或電視方法作半自動化的像減。 這架儀器能夠在0.3秒的曝光時間內得到一張磁圖,空間分辨率約為2”。

三類磁象儀對比

|| ||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楊榮佳 - 教授 - 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