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根為薔薇科植物皺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根。分布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味酸澀,性溫。歸肝、脾經(jīng)。具有祛濕舒筋的功效。治療霍亂,腳氣,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病癥。
入藥部位根。
性味酸、澀,溫。
歸經(jīng)肝、脾經(jīng)。
功效祛濕舒筋。
主治治療霍亂,腳氣,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相關(guān)配伍治療霍亂吐下轉(zhuǎn)筋,治療腳氣:木瓜枝、葉、皮、根,煮汁飲。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克;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將根挖出,洗凈,切片曬干。
生理特征皺皮木瓜落葉灌木,高約2m。枝條直立開展,有刺,小枝圓柱形,微屈曲,無毛,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疏生淺褐色皮孔。葉片卵形至橢圓形,稀長橢圓形,長3-9cm,寬1.5-5cm,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齒尖開展,無毛或下面沿葉脈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cm;托葉大形,草質(zhì),腎形或半圓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無毛?;ㄏ热~開放,3-5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長約3mm或近于無柄;花直徑3-5cm;萼筒鐘狀,外面無毛;萼片直立,先端圓鈍,全緣或有波狀齒;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基部延伸成短爪,長10-15mm,寬8-13mm,猩紅色,稀淡紅色或白色;雄蕊45-50,長約花瓣之半;花柱5,基部合生,無毛或稍有毛,柱頭頭狀,有不明顯分裂,約與雄蕊等長。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4-6cm,黃色或帶黃綠色,有稀疏不明顯斑點,味芳香;萼片脫落,果梗短或近于無梗。花期3-5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huán)境栽培或野生。分布于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
相關(guān)論述1.《日華子本草》:治腳氣。
2.《本草圖經(jīng)》:根、葉煮湯淋足脛,可以已蹷。
3.《分類草藥性》:風濕麻木,泡酒服。
1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陳科力 - 教授,博士生導師 -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