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氣耗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氣耗指過勞而導致正氣的耗損,為《內(nèi)經(jīng)》九種氣機失常病證之一。本證常因過勞所致,臨床可見短氣乏力,四肢倦怠,動輒喘息汗出,甚則自汗、遺精滑脫等。治療應本“勞者溫之”的原則,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溫陽益氣。

概念指過勞而導致正氣的耗損,為《內(nèi)經(jīng)》九種氣機失常病證之一。

解讀《素問·舉痛論》:“勞則喘息汗出,外內(nèi)皆越,故氣耗矣?!薄额惤?jīng)》注:“疲勞過度,則陽氣動于陰分,故上奔于肺而為喘,外達于表而為汗。陽動則散,故內(nèi)外皆越而氣耗矣?!?/p>

勞有三種,分別為勞力,勞神,房勞。

1、勞力過度

勞力過度,又稱“形勞”。指較長時間的過度用力,勞傷形體而積勞成疾,或者是病后體虛,勉強勞作而致病。

勞力太過而致病,其病變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過度勞力而耗氣,損傷內(nèi)臟的精氣,導致臟氣虛少,功能減退。由于肺為氣之主,脾為生氣之源,故勞力太過尤易耗傷脾肺之氣。常見如少氣懶言,體倦神疲,喘息汗出等。《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二是過度勞力而致形體損傷,即勞傷筋骨。體力勞動,主要是筋骨、關(guān)節(jié)、肌肉的運動,如果長時間用力太過,則易致形體組織損傷,久而積勞成疾。如《素問·宣明五氣》說:“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2、勞神過度

勞神過度,又稱“心勞”。指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勞神而積勞成疾。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動的重要物質(zhì)基礎(chǔ),故用神過度,長思久慮,則易耗傷心血,損傷脾氣,以致心神失養(yǎng),神志不寧而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和脾失健運而納少、腹脹、便溏、消瘦等。

3、房勞過度

房勞過度,又稱“腎勞”。指房事太過,或手淫惡習,或婦女早孕多育等,耗傷腎精、腎氣而致病。由于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不宜過度耗泄。若房事不節(jié)則腎精、腎氣耗傷,根本動搖,常見如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性機能減退等?!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氛f:“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眿D女早孕多育,虧耗精血,累及沖任及胞宮,易致月經(jīng)失調(diào),帶下過多等婦科疾病。此外,房勞過度也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中醫(yī)應用1、勞則氣耗的臨床表現(xiàn)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nèi)皆越,故氣耗矣”。勞疫過度或房室不節(jié),則正氣耗傷,陽氣浮越,上奔于肺而為喘,外達于表而為汗。損陽耗陰,外內(nèi)皆越,使精氣耗散而出現(xiàn)少氣乏力、肢困神疲、腰酸腿軟、稍動則喘、頭暈耳鳴、遺精滑泄、帶下經(jīng)閉等勞傷虛損諸病。

2、勞則氣耗的治療原則

治以補益脾腎、滋填腎精,可選補肺湯、薯蕷丸、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右歸丸和龜鹿二仙膠、大補元煎、河車大造丸之類。

12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楊明會 - 中醫(yī)藥專家,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后導師、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中醫(yī)師承制研究生導師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