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小兒特重度燒傷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由于小兒在解剖生理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對于創(chuàng)面、休克、敗血癥等刺激反應與成人不同,抵抗力也有較大差異,對于同樣面積的深度燒傷,小兒休克、敗血癥、死亡發(fā)生率均較成人高,因此小兒嚴重程度的分類和成人不同。

小兒特重度燒傷:指12歲以下的兒童受熱力(火焰、熱水、蒸氣及高溫固體)、電能、放射能和化學物質等作用引起的損傷,總面積在25%以上的Ⅱ°。或Ⅲ°燒傷在10%以上者。根據(jù)小兒生長發(fā)育階段分為五期:新生兒期(出生~28天);嬰兒期(滿月~1周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7歲);學齡期(7~12歲)。小兒燒傷多見于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特別是1~4歲小兒。小兒燒傷的發(fā)生率約占燒傷總人數(shù)的50%。燒傷原因,以開水、火焰和稀飯燒傷為多見。小兒燒傷死亡率我國報道約為18%,美國報道為30%左右,常見的死亡原因有休克、敗血癥、肺炎及心肌炎等。

臨床表現(xiàn)1.創(chuàng)面疼痛。

2.嚴重燒傷患兒可有休克表現(xiàn)。如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

3.創(chuàng)面可見紅斑、水皰或焦痂。

4.小兒燒傷休克癥狀及其他并發(fā)癥。

診斷診斷依據(jù)

1.小兒燒傷面積的估計

(1)頭頸為9+(12-年齡)。下肢為46-(12-年齡)。軀干和上肢與成人的面積估計方法相同。

(2)手掌法患兒的五指并攏,一面手掌的大小為1%。

2.小兒燒傷深度的判斷

應特別注意避免估計過淺。

治療1.治療****原則

(1)脫離致傷源。

(2)補充血容量防治休克。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3)鎮(zhèn)靜止痛。

(4)正確處理創(chuàng)面。

2.用藥原則

重度及特重度燒傷者除了選用基本藥物治療外,可考慮選用特需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