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瘀阻氣閉證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瘀阻氣閉證,中醫(yī)病證名。是指因感受風寒,瘀血上攻,擾亂心神所表現(xiàn)出來的證候。常見于產后血暈。

病因病機產時或產后感受風寒,寒邪乘虛侵入胞中,血為寒凝,瘀滯不行,血瘀氣逆,上擾神明。

辨證要點產時感寒,氣血凝滯,以致惡露不下或量少;寒凝血滯,瘀血內阻,則少腹疼痛拒按;敗血停留,氣機不暢,上攻于心肺,故心下急滿,氣粗喘促,甚則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瘀血內停,經絡阻滯,則兩手握拳;面色青紫、唇舌紫暗、脈澀為血脈氣滯之象。

臨床表現(xiàn)產后惡露不下或量少,少腹陣痛拒按,突然頭暈眼花,不能起坐,甚至心下急滿,氣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兩手握拳,牙關緊閉,面色青紫,唇舌紫暗,脈澀。

治法行血逐瘀。

方劑奪命散加減。

常用中藥沒藥、血竭、當歸、川芎、姜半夏、膽南星。

常用腧穴列缺、風門、風池、合谷、外關、迎香、天突、肺俞等。

常見病產后血暈。

預防與調護1. 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注意清潔衛(wèi)生。

2. 注意調節(jié)情緒,注意產后飲食調攝。

1234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楊明會 - 中醫(yī)藥專家,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后導師、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中醫(yī)師承制研究生導師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