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吞氣癥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吞氣癥是指在食物下咽時大量的空氣被無意識地吞入并留在胃里。這類氣體中的大部分通過打嗝排出。臨床表現(xiàn)為可聽見的吞咽空氣、厭食、上腹飽脹、過度肛門排氣、反復噯氣,且癥狀在夜間可自行緩解。

病因成人吞氣癥是由某些心理原因(如焦慮,精神激動)或胃部病變(胃炎,胃潰瘍)所起的。此外,神經性痙攣引起的干咳,慢性咽炎,咀嚼口香糖或飲用某些飲料都可能引起吞氣癥。

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是反復噯氣,常伴有腹脹,腹部不適感。餐后早期發(fā)脹和壓迫感常較突出,噯氣更加頻繁。在X線攝片上見胃底有大量氣體,稱為胃泡綜合征。透視下可觀察到吞咽的空氣。吞咽空氣所致的急性胃擴張,偶可產生酷似心絞痛的劇烈疼痛,稱為胃心綜合征。

部分患者吞入了大量氣體而無噯氣,也不產生胃脹癥狀,但氣體下行至小腸,可引起普遍性腹脹和不適。氣體下行至結腸積存于肝曲或脾曲,可引起結腸曲綜合征,肝曲綜合征表現(xiàn)為右上腹脹滿、不適或壓迫感,脾曲綜合征則表現(xiàn)左上腹部癥狀。

檢查可行X線攝片(立位)。

診斷根據(jù)病史及患者反復噯氣癥狀,結合X線片檢查,可協(xié)助診斷。

治療治療包括向患者解釋以消除顧慮?;颊叱D茏约嚎刂茋啔?,對這樣的患者應給予指導。反復人為的噯氣是無益的,甚至可加劇病情。某些頑固患者對生物反饋類治療精神療法可能有效。

對有關精神癥狀的治療可采用減輕精神壓力的措施。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患者,給以簡單的解釋和消除顧慮即可緩解癥狀。

膳食調整包括避免吃硬糖或嚼口香糖。進食要慢,勿大口吞,避免喝汽水。戒掉吞氣的壞習慣。

腹脹嚴重時可應用促胃腸動力藥如西沙必利或中成藥四磨湯等促進吞入氣體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