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色假單胞菌肺炎是指由銅綠色假單胞菌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癥性病變,多見于院內感染,病情較重,感染不易控制,病死率高。銅綠色假單胞菌廣泛存在于潮濕環(huán)境中,易侵犯有基礎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或重癥監(jiān)護、機械通氣患者。近年發(fā)病率明顯上升。
病因銅綠色假單胞菌為假單胞菌屬中對人類致病的主要致病菌,為革蘭陰性桿菌,極端鞭毛呈單個或成對排列,鞭毛見有耐熱性抗原,細胞壁有一層吞噬性多糖層。該菌雖為需氧菌,但在厭氧條件下可生長,在25~37℃生長良好,對高濃度鹽酸、消毒劑及一般抗生素均能耐受,故其為醫(yī)院內感染的主要病原體,菌落呈扁平毛玻璃樣,產生溶血素,對形成肺部感染有關。90%銅綠色假單胞菌可產生細胞外蛋白酶,導致出血、壞死性病變。該菌所產生的A毒素具有最大毒力,對易感細胞可抑制其蛋白質的合成。臨床分兩種類型,菌血癥性肺炎來自血源或單核吞噬細胞;非菌血癥性肺炎為吸入上呼吸道分泌物所致。
臨床表現全身中毒癥狀嚴重,體溫波動大;咳嗽、咳膿痰,少數患者為翠綠色膿性痰;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發(fā)紺,肺部聽診可聞及濕性啰音,部分患者發(fā)生膿胸,病情嚴重時神志模糊,易并發(fā)呼吸衰竭、腎功能不全、休克、電解質紊亂、心衰等。
檢查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可中等偏高或正常。血液生化檢查,低鉀、鈉、氯,還可出現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
2.其他輔助檢查
X線無特異性表現,常見為彌漫性雙側支氣管肺炎,可累及多個肺葉,以下葉常見。病變可為小膿腫,也可融合大片浸潤,或多發(fā)性小膿腫,也可伴少量胸腔積液。
診斷臨床表現與X線征象典型者結合痰涂片培養(yǎng)及胸腔積液培養(yǎng)結果易確診。
鑒別診斷應與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軍團菌肺炎、傷寒和其他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相鑒別。需結合患者病史,影像學、病原學檢測來鑒別,以及時選取有效抗生素。
并發(fā)癥重癥患者可出現菌血癥、呼吸衰竭、腎功能不全、心衰、胸腔積液、消化道出血等,死亡率較高。
治療由于該菌細胞壁結構特殊,且在抗生素使用下易產生染色體誘導酶,可水解β-內酰胺類抗生素,故治療時應采用大劑量,長療程,聯(lián)合用藥。用于銅綠色假單胞菌的抗生素主要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半合成青霉素和頭孢菌素兩大類,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為羧芐西林;呋布西林、哌拉西林,靜脈滴注。由于細菌對羧芐西林耐藥性增高,且哌拉西林活性又明顯高于羧芐西林,因此,哌拉西林常替代羧芐西林用于臨床。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鈉,也已應用于臨床。一般可加用任何一種氨基糖苷類藥,如慶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依替米星等以加強療效;喹諾酮類藥物如環(huán)丙沙星、莫西沙星臨床也常規(guī)選用;還可用高效第三代頭孢菌素,但療效差異較大,以頭孢他啶療效最佳。加酶抑制劑如頭孢哌酮舒巴坦、第四代頭孢,頭孢吡肟、頭孢匹羅等多用于多重耐藥菌所致的醫(yī)院內感染。還可用超廣譜抗菌藥物亞胺培南-西拉司丁、美羅培南加入0.9%生理鹽水,分次靜脈滴注。
預后本病預后差,病死率高,目前文獻報道多在50%~81%。
預防1.嚴格執(zhí)行各項操作和規(guī)章制度,切斷交叉感染的傳播途徑,尤其加強手衛(wèi)生管理。
2.加強對昏迷患者口咽部護理,以防銅綠色假單胞菌呼吸道感染。
3.嚴格消毒醫(yī)用器械,包括人工呼吸器、霧化器、氣管插管等。
4.合理使用廣譜抗生素,嚴格掌握使用皮質激素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