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痰熱咳嗽

科學(xué)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xué)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痰熱咳嗽,為邪犯氣道、肺失宣肅而致痰熱蘊肺證。患者若表邪未解可兼見表癥。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痰黃稠、咯吐不爽,鼻塞流濁涕,咽痛聲啞,舌質(zhì)紅,苔薄黃或膩,脈滑數(shù)等癥狀?,F(xiàn)代醫(yī)學(xué)多診斷為支氣管炎,多有受涼感染或接觸史,肺部聽診可聞及干、濕性啰音。

病因病機分析:痰熱蘊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黃難出;或痰熱化火,灼肺傷絡(luò)故見痰血咽痛;或痰熱壅盛,氣機不利,故胸悶、口干而苦為熱甚傷津,并現(xiàn)苔黃,脈滑數(shù),此均為痰熱之象?,F(xiàn)代醫(yī)學(xué)則認(rèn)為:咳嗽為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或分泌物積聚于支氣管腔內(nèi)均可引起咳嗽。熱痰為:由于夜間睡眠后管腔內(nèi)蓄積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經(jīng)相對興奮,支氣管分泌物增加而導(dǎo)致痰熱咳嗽。

臨床表現(xiàn)1.咳嗽

長期、反復(fù)、逐漸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現(xiàn)。輕者僅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顯,白天咳嗽較少。夏秋季節(jié),咳嗽減輕或消失。重癥患者則四季均咳,冬春加劇,日夜咳嗽,早晚尤為劇烈。

2.咳痰

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晨起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癥狀迅速加劇,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黃色膿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劇咳而痰中帶血。

辯證施治1.證候

咳嗽聲粗,痰稠色黃,咳吐不爽,咳引胸痛,身熱口渴,小便色黃,舌質(zhì)紅,脈搏滑數(shù)。

2.治則

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3.主方

清金化痰湯。肺熱壅盛,咳而喘滿、壯熱、口渴者,去桔梗、陳皮,加金銀花、魚腥草、石膏、葶藶子等清熱泄肺。

4.方藥

清金化痰湯加減:黃芩、山梔子、知母、桑白皮、瓜蔞仁、貝母、麥門冬、橘紅、茯苓、桔梗、甘草。

常用藥桑白皮、黃芩、梔子、瓜蔞皮、浙貝母、橘紅、前胡、桔梗、甘草。

咳嗽痰多,加魚腥草、葶藶子、射干清肺滌痰;痰中帶血,煩躁易怒,加黛蛤散、郁金疏肝瀉火;發(fā)熱口渴,加石膏、蘆根清熱生津;大便干結(jié),加瓜蔞仁、大黃。

飲食保健1.飲食宜忌

咳嗽時急速氣流從呼吸道黏膜帶走水分,炎癥造成黏膜缺水,要注意給患兒補充液體。如果發(fā)熱,由于出汗造成的體液消耗增加,因此,要多喝水,多吃水果。

(1)禁食寒涼食物,禁食肥甘厚味食物,禁食橘子。

(2)宜吃解毒瀉火的食物、宜吃止咳平喘的食物、宜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

2.痰熱咳嗽食療法

食療原則:清熱疏肺,化痰止咳。

食療食物:枇杷、海蜇、冬瓜、絲瓜、薺菜、(馬蹄)、蘿卜、竹筍等。

食療食譜:

(1)雪羹湯:海蜇、(馬蹄),煮湯。

(2)羅漢果燉肉:羅漢果、豬精肉、冰糖,燉食

(3)鮮筍炒魚片:鮮筍、黑魚片,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