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牙宣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病證名。見于《證治要訣·諸血門》。多因胃經(jīng)積熱與風寒之邪相搏,熱不得宣,邪欲行而又止,致齦肉日漸腐頹,久而宣露其根。癥見牙齦先腫,齦肉日漸萎縮,牙根宣露,或齒縫中常出血液和膿液。在歷代醫(yī)書中有齒齦宣露、齒牙根搖、齒間出血、齒挺、食床等病名?!夺t(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曰:“此證牙齦宣腫,齦肉日漸腐頹,久則削縮,以致齒牙宣露?!北景Y可見于慢性牙周炎等疾病。

病因病機1.胃火上蒸

嗜食膏粱厚味,或飲酒嗜辛,辛熱傷胃,脾胃積熱,其熱循經(jīng),熏蒸牙齦,熱邪壅盛,傷及齦肉血絡,齦肉腐化滲膿滲血,久則齦萎根露,牙齒松動?!睹麽t(yī)雜著》說:“蓋齒雖屬腎,而生于牙床,上下床屬陽明大腸與胃,猶木生于土也。腸胃傷于美酒,厚味膏粱甘滑之物,以致濕熱上攻,則牙床不清而為腫,為痛,或出血,或生蟲,由是齒不得安而搖動,黑爛脫落也。”《血證論·齒衄》說:“牙床尤為胃經(jīng)脈絡所繞,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隨火動,治法總以清理胃火為主?!?/p>

2.腎陰虛

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虛精虧髓少,腎精不得上達,齒失濡養(yǎng),引起骨質(zhì)的萎軟,兼以陰虛火旺,虛火上炎于齦肉,久則牙齒疏豁,動搖,根露?!吨敝阜健氛f:“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腎實主之。故腎衰則齒豁,精盛則齒堅,虛熱則齒動。

3.氣血不足

素體虛弱或久病耗傷,氣血不足,不能上輸精微于牙齦,牙齦失養(yǎng),兼以病邪乘虛侵犯齦肉,以致萎縮;氣虛不能攝血,血不循經(jīng),由齒齦間流滲而出,而成此病?!妒備洝肪硪话俣徽f:“牙齒雖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得齦肉而固濟,可以堅牢,今氣血不足,揩理無方,風邪襲虛,客以齒間,則令肌寒血弱,齦肉縮落,漸至宣露,永不附著齒根也?!?/p>

臨床表現(xiàn)以牙齦萎縮疼痛,牙齦出血為主要癥狀。早期有牙齒浮起感,咀嚼無力,遇冷水時覺牙齒發(fā)酸,經(jīng)常有口臭、口粘,進食或刷牙時牙齦流血。繼而齒齦腫痛,牙縫溢膿或出血,牙齒松動,影響咬嚼。嚴重者發(fā)展為全口牙齒松動。病程中可有急性發(fā)作的牙周膿腫,局部紅腫熱痛,膿液量多,伴有發(fā)熱。

辨證施治本病與腎、脾胃、大腸等臟腑有關,辨證首先辨牙宣的虛實,屬何臟腑。虛證多表現(xiàn)為腎陰、氣血的虧虛,實證多由于胃火上炎所致,并可出現(xiàn)虛實挾雜的情況。大多數(shù)患者,辨證其本在腎,為虛,而其標在胃,為實。所以,在治療上以滋陰補腎,益精固齒,健脾益氣,清胃瀉火為治則,并應注意病情的緩急。如果炎癥突出,則先治標,先以清熱解毒排膿為治則,待炎癥控制,再以培腎固齒為治則。

1.胃火上蒸證

證候:牙齦紅腫疼痛,出血溢膿。煩渴喜冷飲,多食易饑,胃脘嘈雜,口干,口臭,大便秘結,尿黃。舌質(zhì)紅,苔黃厚,脈滑數(shù)。治則:清胃瀉火,消腫止痛。

(1)主方清胃散。方藥:生石膏、生地黃、當歸、牡丹、黃連、升麻。

牙齦紅腫較甚者,加蒲公英、牛蒡子、梔子。出膿者,加馬勃、天花粉、皂角刺、穿山甲。出血明顯者,加旱蓮草、白茅根、茜根。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芒硝。

(2)中成藥口服清火片、黃連上清丸等。

2.腎陰虧損證

證候:牙齒疏豁松動,咀嚼無力或微痛,牙齦潰爛萎縮,邊緣微紅腫,易滲血,齒根宣露。頭暈,耳鳴,腰酸,手足心熱。舌質(zhì)微紅,少苔,脈細數(shù)。治則:滋陰補腎,益精固齒。

(1)主方六味地黃湯。方藥: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

牙齒動搖,牙根宣露明顯者,加枸杞子、龜板、菟絲子,以助益腎精固齒。耳鳴、手足心熱者,加知母、黃柏,以滋陰降火。若腎陰虛而兼有胃熱者,可用玉女煎(《景岳全書》)加女貞子,以滋腎陰、清胃熱。若見腎陽不足之象,如腰寒肢冷,小便清長等,可選用附桂八味丸(《金匱要略》)以溫補腎陽。

(2)中成藥口服六味地黃丸(片)、知柏地黃丸(片)、滋陰補腎丸均可。

(3)單方驗方固齒健周湯。方藥:骨碎補、補骨脂、續(xù)斷、雞血藤、旱蓮草、知母、黃柏、白術、生地黃、熟地黃、生龍骨、生牡蠣、黃芪、茯苓。

3.氣血不足證

證候:牙齦萎縮,顏色淡白,牙齦滲血,刷牙及吮吸時易出血,牙根宣露,牙齒松動,咀嚼無力。面色發(fā)白,畏寒倦怠,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胃呆納少,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治則:益氣補血,養(yǎng)齦健齒。

(1)主方八珍湯。方藥:黨參、白術、茯苓、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炙甘草、生姜、大棗。

牙齦滲血者,可加阿膠、血余炭、藕節(jié)炭,以養(yǎng)血斂血止血。如證見畏寒倦怠,胃呆納少,大便溏等氣虛陽虛為主者,宜選用十全大補湯。

(2)中成藥口服八珍丸(液)、十全大補丸(液、膏、歸脾丸(液)等均可。

預防護理1.習慣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尤其是在睡前,可以清除牙菌膜,減少在睡覺時牙菌膜的積聚。每6個月至1年,定期往牙科醫(yī)生處清潔牙齒,預防牙菌膜變成牙石,及清除在牙齒上已形成的牙石。

2.使用軟毛牙刷:用軟毛牙刷刷牙齦及舌頭,對牙齦很有好處。刷牙齦邊緣:刷牙時不要忽略容易堆積牙垢的牙齦邊緣,將牙刷傾斜45度角,由內(nèi)向外刷,清除食物殘渣盡量不碰傷牙齦,如此可預防牙齦發(fā)炎。輪流使用兩只牙刷:輪流使用兩支牙刷的好處在于可以使另一只有時間完全風干,從而減少細菌滋生的幾率,這對牙齒的健康非常重要。

3.給牙齒補鈣:牙骨疏松容易導致牙齦炎,可以多吃含有鈣質(zhì)的食物,來強化骨骼。

4.經(jīng)常使用漱口水:漱口水可以幫助你清除牙垢,對牙齒健康很有幫助,建議每次吃東西后一定要漱口。

5.戒煙、戒酒:煙和酒會流失保持口腔健康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要想有健康中藥的牙齒,必須戒煙和酒。

6.危險訊號:牙齦痛、牙齦流血、長時間口臭、牙齒松動、都是牙齦炎的征兆。若置之不理將信心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牙周病,所以必須盡快看牙醫(yī)。

飲食調(diào)護1.宜清淡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yǎng)充足。忌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2.多吃生蔬菜:生蔬菜含有很多纖維素,能幫助清潔及刺激牙齒及牙齦以避免牙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