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如真菌等)趁機在體內繁殖生長,造成二重感染,又稱菌群交替癥。合并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代謝或抗腫瘤藥物更易引發(fā)二重感染。
一、癥狀原由抗菌藥物的使用可致菌群改變,使耐該種抗菌藥物的微生物引發(fā)新的感染。引起新感染的細菌可以是在正常情況下對身體無害的寄生菌,由于菌群改變,其他能抑制該菌生長的無害菌為藥物所抑殺后轉變?yōu)橹虏⌒跃?,或者也可以是原發(fā)感染菌的耐藥菌株。
但是,當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菌藥物時,情況就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使原本并不致病的微生物增殖機會大增,也可以導致人體發(fā)生感染,尤其對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如癌癥患者、肺心病患者,以及老、幼、病、殘者更是如此;這種情況在醫(yī)學上也稱為條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當然,二重感染也可以由原發(fā)感染菌的耐藥菌株引起。臨床上發(fā)生的二重感染常見的有霉菌性肺炎、梭狀芽胞桿菌腸炎、霉菌性腸炎、口腔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陰道炎,以及尿路感染等。1
二、常見的二重感染(1):真菌病,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最為多見。表現為口腔鵝口瘡、腸炎、可用抗真菌藥治療。
(2):葡萄球菌引起的假膜性腸炎,此時葡萄球菌產生強烈的外毒素,引起腸壁壞死,體液滲出,劇烈腹瀉,導致失水或休克癥狀,有死亡危險。這種情況下必須停藥并口服萬古霉素。
三、二重感染的防治①嚴格控制適應證,避免抗生素的濫用;
②除非有明確指征的嚴重混合感染,選用廣譜抗生素外,對一般感染應根據癥狀診斷和藥敏試驗, 使用具有高度選擇性的窄譜抗生素;
③根據具體病情,合理控制使用劑量和 時間;
④對長期大劑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尤其與免疫抑制劑聯用,出現原因 不明的發(fā)熱、腹瀉或肺炎,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時,應考慮二重感染,可試用 抗真菌藥物,如兩性霉素B、氟胞嘧啶或氟康唑,并注意改善患者的機體防御 功能(應用新鮮血或白蛋白)及周圍環(huán)境的消毒或隔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