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依曲韋林片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依曲韋林片,本品與其它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適用于治療有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經(jīng)歷的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成人患者。要求患者存在有病毒復制的證據(jù),并有證據(jù)表明對某種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NRTI)和其它抗逆轉(zhuǎn)錄病毒的藥物有耐藥性。該適應癥是根據(jù) 2 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的第 48 周結(jié)果分析得出的。2 項試驗均由既往已接受治療并且對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NRTI)耐藥(篩選期出現(xiàn)和/或病歷中記錄)以及對蛋白酶抑制劑(PI)耐藥的患者參加,在背景治療(BR)基礎上增加本品。使用本品時應考慮以下方面:患者的治療史以及耐藥試驗可指導本品治療。在接受NNRTI 療法后病毒學失敗的患者中,不建議僅聯(lián)合使用本品加核苷類或核苷酸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不推薦本品用于兒童、青少年及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成人患者。1.

成份主要成份:依曲韋林。
化學名稱:4-[6-氨基-5-溴-2-(4-氰酚胺)嘧啶-4-氧]-3,5-二甲基芐腈。
化學結(jié)構(gòu)式: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11201512190602.png
分子式:C20H15BrN6O
分子量:435.28

性狀本品為白色至類白色橢圓形片。

適應癥本品與其它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適用于治療有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經(jīng)歷的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成人患者。要求患者存在有病毒復制的證據(jù),并有證據(jù)表明對某種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NRTI)和其它抗逆轉(zhuǎn)錄病毒的藥物有耐藥性。
該適應癥是根據(jù) 2 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的第 48 周結(jié)果分析得出的。2 項試驗均由既往已接受治療并且對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NNRTI)耐藥(篩選期出現(xiàn)和/或病歷中記錄)以及對蛋白酶抑制劑(PI)耐藥的患者參加,在背景治療(BR)基礎上增加本品。
使用本品時應考慮以下方面:患者的治療史以及耐藥試驗可指導本品治療。在接受NNRTI 療法后病毒學失敗的患者中,不建議僅聯(lián)合使用本品加核苷類或核苷酸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不推薦本品用于兒童、青少年及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成人患者。

規(guī)格100mg

用法用量本品必須與其它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
成人:本品的推薦劑量為 200 mg(2 片),口服,一日二次,餐后服用(見【藥代動力學】部分)。應該向患者說明使用液體例如水將藥物整片吞服。不能整片吞服的患者可以將片劑放置在一玻璃杯的水中分散。應指導患者進行以下操作:
o 將片劑置于 5ml(1 茶匙)水中,或至少足以沒過藥物
o 充分攪拌至水呈乳白色
o 若需要,可加入更多的水或橙汁、牛奶(患者不應一開始就將片劑置于橙汁或牛奶中)
o 立即服下
o 用水、橙汁或牛奶沖洗玻璃杯幾次,且將每次的沖洗液全部服下,確?;颊叻玫膭┝客暾?。
應避免使用溫水(>40℃)或碳酸飲料。
兒童(小于 12 歲)和青少年(12 至 17 歲):不建議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使用。
老年人:本品在老年人群中的信息有限。
肝功能受損:在輕度或中度肝功能受損患者(Child-Pugh 評分 A 或 B)中,不需要對本品進行劑量調(diào)整。尚未在重度肝功能受損患者(Child-Pugh 評分 C)中對本品的藥代動力學進行研究。腎功能受損:在腎功能受損患者中,不需要對本品進行劑量調(diào)整。
如果患者漏服本品,并且與常規(guī)服藥時間相距 6 小時以內(nèi),則必須盡快在餐后服用本品,之后在預定時間接受下一次本品治療。如果患者漏服本品,并且與常規(guī)服藥時間相距 6 小時以上,則不得補服本品,僅需按照既定的給藥方案進行治療。

不良反應來自臨床試驗的藥物不良反應
根據(jù) 1203 名參加 III 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 DUET-1 和 DUET-2 的既往已接受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的 HIV-1 感染的成人患者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對本品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其中有 599 名患者接受依曲韋林(200 mg,一日二次)治療(見【臨床試驗】部分)。在這些臨床試驗中,依曲韋林治療組和安慰劑組患者的中位暴露時間分別為 52.3 和 51.0周。
程度至少為 2 級的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ADR)(≥5%)為皮疹(依曲韋林治療組 10.0%和安慰劑治療組 3.5%)、腹瀉(依曲韋林治療組 7.0%和安慰劑治療組11.3%)、高甘油三酯血癥(依曲韋林治療組 6.3%和安慰劑組 4.3%)和惡心(依曲韋林治療組 5.2%和安慰劑組 4.8%)(見下表)。
在使用本品治療期間,大部分藥物不良反應為 1 級至 2 級。在本品治療組和安慰劑治療組中,分別有 22.2%和 17.2%的患者報告 3 級或 4 級藥物不良反應。其中最常見的3 級或 4 級藥物不良反應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癥(本品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 4.2%和 2.3%)、高膽固醇血癥(本品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 2.2%和 2.3%)、腎功能衰竭(依曲韋林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 2.0%和 1.2%)和貧血(依曲韋林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 1.7%和 1.3%)。
在本品治療組中發(fā)生率大于或等于 2%的治療中出現(xiàn)的臨床實驗室異常(3 級或 4 級)可見表格“治療中出現(xiàn)的實驗室異?!?。其它所有 3 級和/或 4 級藥物不良反應在本品治療組中的發(fā)生率小于 1.5%。在本品治療組和安慰劑治療組中,分別有 5.2%和 2.6%的患者因藥物不良反應停止治療。導致患者停止治療的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為皮疹(治療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 2.2%和 0%)。
研究期間,皮疹多為輕度至中度,通常為斑疹至斑丘疹或紅斑疹,多數(shù)皮疹出現(xiàn)在治療第 2 周,而在治療第 4 周后很少出現(xiàn)。多數(shù)皮疹為自限性,患者在繼續(xù)接受治療的情況下,通常在 1 至 2 周內(nèi)恢復正常(見【注意事項】部分)。在 DUET 臨床試驗的治療組中,女性患者的皮疹發(fā)生率高于男性患者[9/60 (15.0%) 的女性和 51/539 (9.5%)的男性報告了≥2 級的皮疹;3/60 (5.0%)的女性和 10/539 (1.9%)的男性報告了皮疹導致的停藥](見【注意事項】部分)。與沒有 NNRTI-相關性皮疹病史的患者相比,曾經(jīng)有過NNRTI-相關性皮疹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出現(xiàn)相關皮疹的危險性似乎并沒有增加。
表 1 總結(jié)了中度或中度以上(≥2 級)并且在本品治療組中發(fā)生率≥1%的藥物不良反應。根據(jù)系統(tǒng)器官分類(SOC)和頻率列出藥物不良反應。被視為藥物不良反應的實驗室異常列于表 2(見發(fā)生率≥2%的治療中出現(xiàn)的 3 級至 4 級實驗室異常)。
表 1:依曲韋林治療成年患者中報告的≥1%中度或者中度以上(≥2 級)的 ADRs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11201527560443.png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11201529110023.png
在接受本品治療的患者中,發(fā)生率小于 1%的中度或中度以上(≥2 級)治療中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包括:
? 心臟疾?。盒慕g痛、心房顫動
? 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焊杏X異常、嗜睡、驚厥、感覺減退、暈厥、失憶、注意障礙、
睡眠過度、震顫
? 眼部疾?。阂曃锬:?br /> ? 耳和迷路疾病:眩暈
? 呼吸系統(tǒng)、胸部和縱膈疾病:運動性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
? 胃腸道疾?。焊姑?、胰腺炎、便秘、口干、嘔血、干嘔、口炎
? 皮膚和皮下組織疾?。喊W疹、多汗、皮膚干燥、面部腫脹
? 代謝和營養(yǎng)性疾病:食欲減退、血脂異常
? 全身性疾病和給藥部位疾?。悍磻t鈍
? 免疫系統(tǒng)疾?。核幬镞^敏、免疫重建炎性綜合征
? 肝膽疾?。焊文[大、細胞溶解性肝炎、肝脂肪變性、肝炎
? 生殖系統(tǒng)和乳房疾病:男性乳腺發(fā)育
? 精神疾?。核哒系K、夢境異常、意識模糊狀態(tài)、定向力障礙、神經(jīng)緊張不安、
夢魘
在其它臨床試驗中出現(xiàn)的,至少為中度的其它藥物不良反應包括獲得性脂肪營養(yǎng)不良、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多形性紅斑和出血性卒中,這些不良反應每種的發(fā)生率不超過0.5%。在依曲韋林的臨床試驗過程中,報告的 Stevens-Johnson 綜合征較為罕見(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十分罕見(5000 拷貝/mL,同時至少有 8 周穩(wěn)定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用藥背景且受試者通過篩檢或通過先前的基因型分析有 1 個或者多個 NNRTI 耐藥相關突變,而且在篩檢時具有 3 個或者更多主要
PI 突變,如下:D30N、V32I、L33F、M46I/L、I47A/V、G48V、I50L/V、V82A/F/L/S/T、I84V、N88S 或者 L90M。隨機化是通過在 BR 中有目的地使用恩夫韋肽(ENF),先前使用達蘆那韋/利托那韋(DRV/rtv),以及篩檢病毒載量實現(xiàn)。分析中包含了 612 名參加 DUET-1 臨床試驗的患者以及 591 名參加 DUET-2 臨床試驗的患者,這些患者完成了為期 48 周的治療,或提前停藥。
在研究第 48 周,對接受依曲韋林(200 mg,一日二次)加背景治療和安慰劑加背景治療的患者的病毒學應答率進行評估和比較。背景治療包括達蘆那韋/利托那韋600/100 mg,一日二次以及至少 2 種研究者選擇的其它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核苷類或核
苷酸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加或不加恩夫韋肽)。在依曲韋林治療組和安慰劑治療組中,分別有 45.6%和 46.9%的患者在背景抗逆轉(zhuǎn)錄病毒治療中使用恩夫韋肽。
在依曲韋林治療組中,25.5%的患者首次使用恩夫韋肽(從頭開始),而安慰劑組為 26.5%。在依曲韋林治療組和安慰劑治療組中,分別有 20.0%和 20.4%的患者為再次使用恩夫韋肽。病毒學應答定義為已確證的病毒載量不可檢出(/mL)。
表 4 顯示了合并后的 DUET-1 和 DUET-2 臨床試驗中,依曲韋林治療組和安慰劑治療組患者在研究第 48 周的有效性結(jié)果。
表 4:DUET-1 和 DUET-2 臨床試驗的合并后數(shù)據(jù)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11201613530822.png
由于治療組和恩夫韋肽之間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因此在 2 個恩夫韋肽分層(再次使用或未使用恩夫韋肽的患者與從頭開始使用恩夫韋肽的患者)中進行主要分析。臨床試驗 DUET-1 和 DUET-2 第 48 周的合并分析的結(jié)果證實,不管是否為從頭開始使用恩
夫韋肽,依曲韋林組優(yōu)于安慰劑組。在再次使用或未使用恩夫韋肽的患者人群中達到第 48 周時,與安慰劑組相比(59 例患者,9.8%),依曲韋林組中(35 例患者,5.8%)達到臨床終點(AIDS 確定的疾病或者死亡)的患者數(shù)量顯著少一些。
患者報告的結(jié)果
在合并后的 DUET 臨床試驗中,治療第 48 周時,依曲韋林治療組患者的 FAHI 調(diào)查問卷的身體健康分量表相對基線水平獲得了統(tǒng)計學顯著的改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功能評價)。在依曲韋林治療組中,改善程度顯著大于安慰劑治療組患者。對于功
能和整體健康分量表,未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
基線基因型/表現(xiàn)型和病毒治療結(jié)果分析
在 DUET-1 和 DUET-2 臨床試驗中,如果基線存在以下 3 種或更多的突變:V90I、A98G、L100I、K101E、K101P、V106I、V179D、V179F、Y181C、Y181I、Y181V、G190A 和 G190S(依曲韋林 RAMs),則對依曲韋林治療的病毒學應答下降(見表 5)。在存在其它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耐藥相關的突變時,發(fā)生這些個別突變。V179F始終伴隨 Y181C。
表 5:在合并后的 DUET 臨床研究的不包括非 VF 人群中,不同基線依曲韋林耐藥相關的突變數(shù)下第 48 周時 HIV-1 RNA 水平小于 50 拷貝/mL 的患者比例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11201615270210.png
在 DUET-1 和 DUET-2 臨床試驗中,K103N 是基線時最常見的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耐藥相關的突變,但研究發(fā)現(xiàn)它不是對依曲韋林耐藥的相關突變。在依曲韋林治療
組中這種突變不會影響治療反應。
患者的基線依曲韋林表型(敏感性相對參考水平的變化)是病毒學結(jié)果的預測因子。
表 6 顯示了不同基線依曲韋林表型下的應答率。這些基線表型組以 DUET-1 和 DUET-2臨床試驗中選擇的患者人群為依據(jù),并不代表依曲韋林的臨床敏感性分界點。在既往已接受治療的患者中,這些數(shù)據(jù)可為臨床醫(yī)師提供信息,從而根據(jù)治療前對依曲韋林的敏感性評估病毒學應答的可能性。
表 6:不同基線依曲韋林表型時對依曲韋林的應答:合并后的 DUET 研究-不包括非病毒學失敗人群-“再次使用或未使用恩夫韋肽的”患者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511201619220972.png

藥理毒理藥理作用
藥物治療學分組和 ATC 編碼
藥物治療學分組:NNRTI(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ATC 編碼:尚未指定。
作用機制
依曲韋林是一類 I 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依曲韋林能夠直接結(jié)合逆轉(zhuǎn)錄酶(RT),并導致酶催化位點斷裂,從而阻斷 RNA 依賴性和DNA 依賴性 DNA 聚合酶活性。依曲韋林至少能通過 2 種不同的空間構(gòu)象模式與逆轉(zhuǎn)錄酶發(fā)生結(jié)合。在特定的一種結(jié)合模式中,依曲韋林具有的扭轉(zhuǎn)撓性可適應逆轉(zhuǎn)錄酶不同的構(gòu)象型,而依曲韋林的致密性可確保它在與逆轉(zhuǎn)錄酶結(jié)合后再進行顯著的復位和再定向(翻譯和旋轉(zhuǎn))。依曲韋林不會抑制人類 DNA 聚合酶 α、β 和 γ 的活性。
體外抗病毒活性對急性感染實驗室病毒株或臨床分離的野生型HIV-1 的T細胞系、人外周血單核細胞以及人單核細胞/巨噬細胞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依曲韋林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其中位EC50值波動在 0.9 至 5.5 nM之間(相當于 0.4 至 2.4 ng/mL)。
體外研究證明,依曲韋林對于一系列M組HIV-1(亞型A、B、C、D、E、F、G)以及O組主要病毒株具有抗病毒活性,EC50值為 0.7 至 21.7 nM。這些EC50值低于 50%細胞毒性濃度(15 至> 100 μM)。
存在人血清時,依曲韋林對于HIV-1 的EC50值增加,中位系數(shù)為 5.8。
依曲韋林與任何接受研究的抗逆轉(zhuǎn)錄病毒藥物不存在拮抗作用。依曲韋林與蛋白酶抑制劑安潑那韋、阿扎那韋、達蘆那韋、茚地那韋、洛匹那韋、奈非那韋、利托那韋、替拉那韋和沙奎那韋;核苷類或核苷酸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扎西他濱、去羥肌苷、司他夫定、阿巴卡韋和替諾福韋;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依法韋侖、地拉夫定和奈韋拉平;
融合抑制劑恩夫韋肽聯(lián)合使用時,具有累加的抗病毒活性。依曲韋林與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恩曲他濱、拉米夫定和齊多夫定聯(lián)合使用時,具有累加和協(xié)同的抗病毒活性。
耐藥性
在 65 株HIV-1 病毒中,均發(fā)生逆轉(zhuǎn)錄酶位點上一個氨基酸置換導致的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耐藥突變,包括最常見的K103N和Y181C,而依曲韋林對其中的 56 個病毒株有強大的抗病毒活性。對細胞系研究發(fā)現(xiàn),對依曲韋林耐藥性最高的氨基酸置換發(fā)生在Y181I(EC50值倍數(shù)增為 13 倍)和Y181V(EC50值增為 17 倍)。在細胞系中,依曲韋林對于 24 株多處發(fā)生氨基酸置換而導致核苷類或核苷酸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和/或蛋白酶抑制劑耐藥相關的HIV-1 病毒株的抗病毒活性與野生型HIV-1 相似。
在高和低病毒接種物中,從不同來源和亞型的野生型 HIV-1 以及對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酶抑制劑耐藥的 HIV-1 中體外選擇對依曲韋林耐藥的病毒株。在高病毒接種物中,在依曲韋林濃度為 40 nM 或 200 nM 時,野生型 HIV-1 產(chǎn)生耐藥病毒株出現(xiàn)延遲或未能產(chǎn)生耐藥病毒株。在攜帶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耐藥的單突變 K103N 和 Y181C 的 HIV-1病毒株中,觀察結(jié)果相同。不考慮試驗設計和原始 HIV-1 病毒株,病毒對依曲韋林產(chǎn)生耐藥通常需要逆轉(zhuǎn)錄酶位點發(fā)生多重突變,其中以下突變最為常見:L100I、E138K、E138G、V179I、Y181C 和 M230I。
在 III 期臨床試驗 DUET-1 和 DUET-2 中,在依曲韋林治療后病毒學失敗的患者中最常見的突變發(fā)生在 V179F、V179I、Y181C 和 Y181I,它們通常發(fā)生在其它多重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耐藥相關的突變(RAM)背景下。在所有 HIV-1 感染患者參加的關于依曲韋林的臨床試驗中,以下突變最為常見:L100I、E138G、V179F、V179I、Y181C和 H221Y。
交叉耐藥性
在體外研究中,65 個含有非核苷類逆轉(zhuǎn)錄酶抑制劑耐藥相關突變的HIV-1 突變株中,3 個突變株對于依曲韋林和依法韋侖產(chǎn)生有限的交叉耐藥。在其它突變株中,導致依曲韋林和依法韋侖敏感性降低的氨基酸位點各不相同。在 6171 種對地拉夫定、依法韋侖和/或奈韋拉平耐藥的臨床病毒株中,依曲韋林對于 83%的病毒株的EC50值小于 10nM。在依曲韋林療法治療后發(fā)生病毒學失敗的患者中,不建議使用地拉夫定、依法韋侖或奈韋拉平治療。
毒理研究
臨床前安全性數(shù)據(jù)
研究者已在小鼠、大鼠、家兔和犬中對依曲韋林進行了動物毒理學研究。在小鼠中,依曲韋林的關鍵靶器官為肝臟和凝血系統(tǒng)。僅在雄性小鼠中觀察到出血性心肌病,并且是維生素 K 途徑介導的重度凝血障礙的繼發(fā)表現(xiàn)。這一結(jié)果被認為與人類無相關性。在大鼠中,依曲韋林關鍵靶器官包括肝臟、甲狀腺和凝血系統(tǒng)。依曲韋林在小鼠中的暴露水平與人體暴露水平相等,在大鼠中,依曲韋林的暴露水平低于推薦劑量下的臨床暴露水平。在犬中,當暴露水平約為推薦劑量(200mg,一日二次)下人體暴露水平的 8 倍時,可出現(xiàn)肝臟和膽囊改變。
在大鼠中進行的研究中,當本品劑量為 500mg/kg/日,并且暴露水平等于臨床推薦劑量下的人體暴露水平時,動物的交配或生育力不受影響。在大鼠(1000mg/kg)和家兔(375mg/kg)中,當依曲韋林的暴露水平等于臨床推薦劑量下的人體暴露水平時,沒有致畸性。在大鼠中進行的產(chǎn)前和產(chǎn)后發(fā)育評估中,劑量為 500mg/kg,并且暴露水平等于推薦臨床劑量下人體暴露水平的依曲韋林對于幼仔在哺乳期或斷乳后的發(fā)育沒有影響。小鼠和大鼠管飼給藥達到 104 周評價了依曲韋林的致癌性。小鼠每日給藥劑量為50、200 和 400mg/kg 以及大鼠劑量達到 70、200 和 600mg/kg。依曲韋林在大鼠和雄性小鼠中無致癌性。雌性小鼠中觀察到肝細胞腺瘤和癌的發(fā)生率增加。給予小鼠或者大鼠依曲韋林沒有引起其他任何良性或者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統(tǒng)計學上顯著性增加。雌性小鼠中檢測的肝細胞學發(fā)現(xiàn)認為是嚙齒類動物特有的,與肝酶誘導相關,且與人類的相關性有限。在檢驗的最高劑量時,依曲韋林的全身暴露(根據(jù) AUC)是人類中推薦治療劑量時(200mg,一日二次)檢測結(jié)果的 0.6 倍(小鼠)和 0.2~0.7 倍(大鼠)。
在體外 Ames 回復突變分析、人淋巴細胞的體外染色體畸變分析以及小鼠淋巴瘤的體外染色體誘裂性分析中,無論是否存在代謝活化系統(tǒng),依曲韋林的試驗結(jié)果均為陰性。
在小鼠的體內(nèi)微核試驗中,依曲韋林不會誘導染色體損傷。

藥代動力學研究者在健康成人受試者和既往已接受治療的 HIV-1 感染的成人患者中對依曲韋林的藥代動力學性質(zhì)進行了評估。在 HIV-1 感染患者中,依曲韋林的暴露水平略低于健康受試者。
吸收
依曲韋林無靜脈用制劑,因此,依曲韋林的絕對生物利用度未知。餐后口服依曲韋林后,通常在 4 小時內(nèi)達到最大血漿濃度。在健康成人受試者中,依曲韋林的吸收作用不受口服雷尼替丁或奧美拉唑的影響,已知后兩種藥物均可增加胃 pH 值。
食物對于吸收的影響
攝入標準的正常熱卡膳食(561kcal)或高脂高熱卡膳食(1160kcal)后服用依曲韋林后的暴露水平相似。與攝入標準的正常熱卡膳食后服藥相比,在攝入標準的正常熱卡膳食前服用(17%)、攝入新月形面包后服用(20%)或空腹狀態(tài)下(51%)服用依曲
韋林后的暴露水平下降。因此,為了達到最佳的暴露水平,必須在餐后服用依曲韋林。
分布
在體外,依曲韋林與血漿蛋白的結(jié)合率約為 99.9%,主要與白蛋白(99.6%)和 α1-酸性糖蛋白(97.66%至 99.02%)結(jié)合。研究者尚未在人類中對依曲韋林在血漿之外的隔室(例如腦脊液、胃腸道分泌物)中的分布進行評估。
代謝
在人肝臟微粒體(HLM)中進行的體外試驗表明,依曲韋林主要通過肝臟細胞色素CYP450(CYP3A)系統(tǒng)進行氧化代謝,也通過 CYP2C 家族進行代謝,但程度較低,之后進行葡萄苷酸化。
清除
服用放射性標記的14C-依曲韋林后,糞便和尿液中的劑量回收率分別為 93.7%和1.2%。在糞便中,依曲韋林的藥物原型占 81.2%至 86.4%。尿液中未檢出依曲韋林的藥物原型。依曲韋林的終末清除半衰期約為 30 至 40 小時。特殊人群
兒童和青少年
目前國際上已有依曲韋林在兒童和青少年(6 歲至 18 歲)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數(shù)據(jù),正在進行依曲韋林在小于 6 歲兒童患者的藥代動力學研究。
老年人
在 HIV 感染患者中的群體藥代動力學分析表明,在接受評估的年齡范圍(18 至 77歲)內(nèi),依曲韋林的藥代動力學無顯著差異。
性別
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依曲韋林的藥代動力學無顯著差異。參加研究的女性人數(shù)有限。
人種
在 HIV 感染患者中進行的依曲韋林群體藥代動力學分析表明,人種對于依曲韋林的暴露水平無明顯影響。
肝功能受損
依曲韋林主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和清除。在一項比較 8 名輕度肝功能受損患者(Child-Pugh 評分 A)與 8 名匹配對照以及 8 名中度肝功能受損患者(Child-Pugh 評分B)與 8 名匹配對照的研究中,依曲韋林在輕度至中度肝功能受損患者中的多次給藥,
藥代動力學分布不受影響。在輕度或中度肝功能受損患者中,不需要對劑量進行調(diào)整。
尚未在重度肝功能受損患者(Child-Pugh 評分 C)中對依曲韋林進行研究。
乙肝和/或丙肝病毒共感染
DUET-1 和 DUET-2 臨床試驗的群體藥代動力學分析表明,在 HIV-1 與乙肝和/或丙肝病毒共感染的患者中,依曲韋林的清除率下降。根據(jù)安全性數(shù)據(jù)(見【不良反應】部分),沒有必要在 HIV-1 與乙肝和/或丙肝病毒共感染的患者中對依曲韋林的劑量進行調(diào)整。
腎功能受損
人們尚未在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對依曲韋林的藥代動力學進行研究。使用放射性標記物14C-依曲韋林的質(zhì)量平衡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尿液中排泄的放射性標記物劑量依曲韋林與血漿蛋白高度結(jié)合,因此不可能通過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被顯著清除(見【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項】部分)。

貯藏不超過 30 °C 密閉保存。

包裝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裝,配有兒童不易打開的瓶蓋。120 片/瓶/盒。

有效期24個月。

執(zhí)行標準JX200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