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整地:杉木喜溫暖濕潤(rùn)氣候,最低氣溫以不低于-9℃為宜,雨量以1800毫米以上為佳,杉木的耐寒性大于其耐旱力。山地育苗選擇背風(fēng)的半陰坡,或只有半天日照的山窩地,以及坡度平緩,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無(wú)病蟲害,土壤疏松肥沃濕潤(rùn),呈微酸性(pH值為4.5~6.5)的沙壤土至輕粘壤土的老荒地作杉木圃地。整地的深度一般以20~30厘米為宜。床面寬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在山地,要橫山作床,以保持水土,減少?zèng)_刷。苗床兩側(cè)打緊,以免落雨后垮塌。2、繁殖方法:選擇晴朗無(wú)風(fēng)的天氣,在2月份3月初播種最好。播種前可用15~20℃溫水浸種18~24小時(shí),撈出后稍加晾干即可播種。播種采用撒播為主,畝用8—10公斤,播種后用過(guò)篩的黃心土或火燒土覆蓋種子,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3、造林及田間管理:當(dāng)種子出土到苗木出圃,要在雨后或灌溉后及時(shí)人工除草,進(jìn)行移苗間苗,一般每平方米保留150—180株。栽植造林以12月至翌年2月效果較好,栽植宜穴大而深,覆土打?qū)?。畝造林密度在200株左右。采伐年齡一般在15~25年。4、病蟲害防治:杉木苗期主要猝倒病。在作床平整碎土施足草木灰作底肥的同時(shí),可將敵百蟲(2公斤/畝)施入土層,這樣既可以消滅地下害蟲,又能防止控制苗期猝倒病和栽植后有可能發(fā)生葉枯型立枯病。編輯:王飛審核專家:山西省林科院教授級(jí)高工 王加強(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