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3月23日電(蘆俊文)你看過星空嗎?當你夜晚仰望蒼穹時,是否還能看見璀璨的星河?如今,深居城市的人們再難體會到肉眼觀星的快樂,殊不知,我們制造的光源,會讓星空“黯然失色”。近日,由“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光污染與暗夜保護”講座第三場在京開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星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戴建峰從他的工作實踐出發(fā),介紹人類對星空的探索史,為公眾科普光污染的危害以及人們該如何保護星空。
戴建峰表示,星空不僅是絕美的自然景觀,還承載著人類太多記憶,從詩詞歌賦到人類登上月球,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堅持不懈地探索深空,但如今,人們卻很難看到真正的星空。
光污染,是指不合理使用燈光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晝污染和彩光污染。戴建峰指出,除了讓人難以看到星空以外,它還會影響動物的生活節(jié)律;對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傷害;光污染還可能引起頭痛、疲勞、注意力下降;過度使用燈光,已造成資源浪費等諸多問題。
在光污染的侵襲中,黑暗的夜空成了一種稀缺資源。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暗夜顧問委員會審核通過,西藏阿里、那曲暗夜星空保護地被正式收錄入“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成為我國首批得到國際組織認可的暗夜保護地。戴建峰稱,暗夜保護地不僅給天文愛好者提供了觀測星空的平臺,也對當?shù)刂行W生起到了良好的科普作用。同時,他希望更多人能夠重視光污染造成的危害,保護夜間環(huán)境及星空資源。
據(jù)介紹,今年全國范圍的高校天文巡講活動還將在多地進行,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場“光污染與暗夜保護”講座將于4月1日晚在北京語言大學展開。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時務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