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轄域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轄域(Scope)是現(xiàn)代邏輯學的概念,系指各種邏輯算子(如命題 連接詞、量詞、模態(tài)詞等)的作用范圍。1

定義轄域(Scope)是現(xiàn)代邏輯學的概念,系指各種邏輯算子(如命題 連接詞、量詞、模態(tài)詞等)的作用范圍。

自然語言的轄域經(jīng)常不明確,往往導致不同的解讀,這種情況稱為轄域歧義(scope ambiguity)。因轄域歧義造成的錯誤推論,即為轄域謬誤(Scope Fallacy)。

轄域歧義例子小女子中學

寬域解讀:?。ㄅ又袑W)

窄域解讀:(?。ㄅ樱┲袑W

轄域謬誤例子單身漢必然未婚(模態(tài)轄域謬誤)

單身漢是必然未婚的。(大前提)

小明是單身漢。(小前提)

因此,小明是必然未婚的。(結論)

“單身漢是必然未婚的”有以下兩種解讀:

A1: (從實)(若x是單身漢,則x是必然未婚的)

A2: (從言)(必然地:若x是單身漢,則x是未婚的)

“小明是必然未婚的”亦有以下兩種解讀:

C1: (從實)(若x是小明,則x是必然未婚的)

C2: (從言)(必然地:若x是小明,則x是未婚的)

若將原句用完全一樣的方式解讀,可得到以下的有效論證:

A1:(若x是單身漢,則x是必然未婚的)

B1: (若x是小明,則x是單身漢)

C1: (若x是小明,則x是必然未婚的)

然而,自然語言習慣上會把第一句話解讀為 A2,第三句話解讀為 C1,因而得到不合理的推理。

有些人將此例稱作必然性謬誤(英語:fallacy of necessity;拉丁語:fellacia necessitas)。

相關條目歧義謬誤歧義謬誤是由于語言歧義導致無效推理的現(xiàn)象,是一種言詞謬誤。

歧義是一個字詞或語句可理解為多種意思的現(xiàn)象。

歧義容易造成誤解與誤會,比如某甲用某語句想表達 A 意思,某乙卻理解為 B 意思。

歧義句構歧義句構(amphibology, amphiboly)或歧義結構系指因歧義的文法結構,導致一個句子能以多種不同方式理解的情形。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尚華娟 - 副教授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