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
音箱指可將音頻信號變換為聲音的一種設備。通俗的講就是指音箱主機箱體或低音炮箱體內自帶功率放大器,對音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聲音,使其聲音變大。
音箱是整個音響系統(tǒng)的終端,其作用是把音頻電能轉換成相應的聲能,并把它輻射到空間去。它是音響系統(tǒng)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把電信號轉變成聲信號供人的耳朵直接聆聽的任務。
障板音箱簡介所謂障板音箱,就是喇叭安裝在一塊平板上,這塊平板即為“障板”,意為給喇叭背面的聲波造成障礙,不讓其傳到正面,干擾喇叭正面發(fā)聲,劣化音質。其實喇叭制造商測試喇叭各項指標,都是安裝在障板板上,置于消音室測試的。所以,不看“因”,僅看“果”,也能知道障板最能體現(xiàn)喇叭素質,最能發(fā)揮喇叭性能。1
障板音箱特有的通透、干凈的聲音在Hi-Fi領域中一直被一批發(fā)燒友所追捧,但由于障板本身會給結構設計以及音響系統(tǒng)設計帶來一些額外的麻煩,一直未能成為主流。
障板的作用揚聲器發(fā)出的聲能是從紙盆的正面和背面輻射出去的。紙盆的前方和后方都有空氣,當紙盆向前運動時。紙盆前方的空氣受到擠壓而變得稠密,紙盆后方的空氣變得稀疏。紙盆向后運動時則相反。紙盆正面所輻射出去的聲能與背面所輻射出去的聲能,正好為反相關系,會發(fā)生相互抵消的現(xiàn)象,這時揚聲器的響應就會陡然下降。這種前后干涉的現(xiàn)象在頻率低端最為嚴重。如果我們在紙盆圓周外接出一塊硬平板。那么紙盆背面的聲波就必須先繞過平板,然后才能和紙盆正面的聲波相遇并相互干涉。這塊在紙盆圓周外接出的平板就叫做“障板”。
障板的作用,我們通過對揚聲器的發(fā)聲過程的了解,有了一點認識。障板應該用優(yōu)質的隔離材料做成。而且質地應該要柔軟一些,以防止產生“喀喀”聲。軟木復合板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外框可用硬木做成。硬、軟木之間應開槽拼縫緊密結合。結合部位一定要用高強度粘合劑粘接,使之成為一個整體。用15mm或20mm厚的纖維板兩層粘合壓實后(最好在家具廠內進行)達30mm或40mm厚更是做障板的上乘材料。另外,紅松、白樺、水曲柳、梧桐等很多復合板均是做障板的好材料。當然材料的選用還要取決于個人偏愛。為了防止“喀喀”聲和共振帶來的噪聲,揚聲器必須牢牢地固定在障板上,障板也必須安裝牢靠。
混合型障板音箱這款音箱的原設計者是ThomasM和Jon Marsh,兩人借鑒Siegfried Linkwitz的Phoenix的設計理念,全部選用鋁質振膜的揚聲器,設計了Hi一Fi用途的"ArvoPart"。這款音箱的體形碩大,功率輸出能力高,它除了能用于大聽音室,也能用于專門的家庭影院。
"Arvo Part"為混合式障板結構,高、中音部分是全開放式的障板,低音部分是半開放式的障板,從前面看,則稱之為音箱更為合適。它選用的1只28m m的DaytonRS28a球頂高音,2只8寸的HiVi M8a中音,2只12寸的TC Sounds的TC-1000低音。金屬具有質輕、高剛度的特點,比較適合兼顧低失真與高輸出的要求。
由于TC-1000已經停產并且不好買,于是這次制作改成了Dayton RSS315HF-4。相應的,分頻電路也進行了修正。
這款雙低音、雙中音的混合型的3路5單元的座地式障板音箱作為家庭影院的主音箱,在保證能無失真輸出不低于105dB的條件下,聲底干凈,既能重現(xiàn)炸彈爆炸瞬間的震撼力,又能還原逼真的3D聲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