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須,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老虎須Tylophora arenicola Merr.的根。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活血消腫,解蛇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入藥部位根。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效活血消腫,解蛇毒。
主治用于跌打腫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采集加工秋、冬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形態(tài)特征老虎須又名老君須。藤狀灌木;須根叢生,黃白色;莖下部直立,上部攀援或平臥,略被柔毛。葉紙質(zhì)至革質(zhì),卵圓形,稀長圓形,長2-4.5厘米,寬1-2.5厘米,頂端圓形,具短尖頭,基部圓形,無毛;側(cè)脈每邊約4條,兩面扁平;葉柄長2-5毫米。聚傘花序腋生,萎縮而密生,附著花7-10朵,比葉短;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4毫米,寬1毫米,無毛,花萼內(nèi)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近鐘狀,黃綠色,裂片長圓形,長3.5毫米,寬2毫米,無毛;副花冠裂片短,到達(dá)花藥基部,卵形,隆腫,寬約1.5毫米;花粉塊每室1個,近球狀,平展;花藥頂端具圓形膜片;子房無毛;柱頭盤狀。蓇葖雙生,披針形,長4-6厘米,直徑1厘米,無毛;種子倒卵形,長約4毫米,棕褐色,有邊緣,頂端具白色絹質(zhì)種毛:種毛長2厘米?;ㄆ?-6月,果期10-12月。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海邊沙地及平原曠野灌木叢中。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相關(guān)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跌打瘀腫,毒蛇咬傷?!?/p>
附注本品全株有毒。腫毒輕者出現(xiàn)腹瀉,嘔吐;嚴(yán)重者則腸黏膜脫落,引起大量出血??砂唇饩鹊囊话阍瓌t進(jìn)行處理。
123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xiàn)者為:
辛寧 - 教授, - 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