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五志之火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喜、怒、憂、思、恐五種情志異常表達,過度或抑郁都會影響臟腑,氣機郁滯,變生火邪而傷害人體,這種由五種情志異常變生的火邪稱為五志之火。

概念指心火、肺火、肝火、脾火、腎火。

解讀情志和氣的活動密切相關,長期精神活動過度興奮或抑郁,使氣機紊亂,臟腑真陰虧損,出現煩躁、易怒、頭暈、失眠、口苦、脅痛,或喘咳、吐血、衄血等癥,都屬于火的表現,這個過程叫做五志化火,變生的火邪即為五志之火,因五志對應五臟,也叫心火、肺火、肝火、脾火、腎火。

中醫(yī)應用五志之火為中醫(yī)病機內生火邪的一種,五志之火多屬實證,有明顯的火盛癥狀,陰傷癥狀不如虛火重。如心火:心煩,掌熱,口舌糜爛。肺火:咳血,咽干,鼻干。肝火:頭脹,多怒。脾火:能食,嘈雜,口唇赤腫。腎火:骨弱,尿赤淋濁,夢遺等。五志之中,心火甚則多喜而為癲,肝火甚則多怒而為狂,這是易為人們所理解的,至于思、悲、恐之火,其中間條件是什么?當然是病久不解,氣機郁滯而然,化熱的內在因素又是什么?完素明確指出:“由乎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哀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郁,……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

12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李英帥 - 副研究員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