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癆,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資生經》。別名灸勞,久勞。位于背部,以中趾尖經足心至腘窩橫紋之長為度,自鼻尖沿正中線量至背脊盡處為標點,此點旁開半口寸處,左右計2穴。布有第12胸神經或第1腰神經外側皮支,深層為第11胸神經后支外側支或第1腰叢。主治肺結核,咳嗽,咳吐膿血,虛勞盜汗,面黃肌瘦,神疲乏力,神經衰弱等。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本穴不針。
功能作用滋陰清熱,養(yǎng)肺益氣。
定位位于背部,以中趾尖經足心至腘窩橫紋之長為度,自鼻尖沿正中線量至背脊盡處為標點,此點旁開半口寸處,左右計2穴。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12肋間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支;布有第12胸神經或第1腰神經外側皮支,深層為第11胸神經后支外側支或第1腰叢。
主治肺結核,咳嗽,咳吐膿血,虛勞盜汗,面黃肌瘦,神疲乏力,神經衰弱等。
操作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本穴不針。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咳嗽等。
配伍配直骨、痞根治咳嗽等。
附注本穴定位一說在第3胸椎棘突之高點,即以本文定位中所說的背脊正中之標點為穴;還有一說是在脊間正中之標點旁開1口寸處為穴。本文以《針灸資生經》為基準。
相關論述《針灸資生經》:“灸癆法,……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腳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至曲秋大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闊狹截斷,卻將草于墨點上摺,兩頭盡處量穴?!?/p>
123456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申榮旻 - 博士 - 北京仁醫(yī)堂(中國中醫(yī)藥科技開發(fā)交流中心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