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木防己花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quán)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木防己花,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 (L.) DC.和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 (L.) DC. var. mollis (Wall. ex Hook. f. et Thoms.) Hara的花。木防己分布于華中、中南、西南以及河北、遼寧、陜西等地,尤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常見。毛木防己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解毒化痰之功效。用于慢性骨髓炎。

入藥部位花。

功效解毒化痰。

主治用于慢性骨髓炎。

相關(guān)配伍治慢性骨髓炎:鮮木防己花30g,母雞1只去腸雜,同煎煮,不放鹽,吃肉喝湯,每周1劑,連服數(shù)劑。(《安徽中草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鮮品用量加倍,或燉雞食。

采集加工5-6月采摘,鮮用或陰干,曬干用。

形態(tài)特性1、木防己又名:清風藤,瞞鼓藤、白金絲蛇、大腸藤、箍蘿藤、水膏藥、小青藤、糯米藤、小金葛、小葛子、苦藤、綿紗藤。木質(zhì)藤本;小枝被絨毛至疏柔毛,或有時近無毛,有條紋。葉片紙質(zhì)至近革質(zhì),形狀變異極大,自線狀披針形至闊卵狀近圓形、狹橢圓形至近圓形、倒披針形至倒心形,有時卵狀心形,頂端短尖或鈍而有小凸尖,有時微缺或2裂,邊全緣或3裂,有時掌狀5裂,長通常3-8厘米,很少超過10厘米,寬不等,兩面被密柔毛至疏柔毛,有時除下面中脈外兩面近無毛;掌狀脈3條,很少5條,在下面微凸起;葉柄長1-3厘米,很少超過5厘米,被稍密的白色柔毛。聚傘花序少花,腋生,或排成多花,狹窄聚傘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可達10厘米或更長,被柔毛;雄花:小苞片2或1,長約0.5毫米,緊貼花萼,被柔毛;萼片6,外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1.8毫米,內(nèi)輪闊橢圓形至近圓形,有時闊倒卵形,長達2.5毫米或稍過之;花瓣6,長1-2毫米,下部邊緣內(nèi)折,抱著花絲,頂端2裂,裂片叉開,漸尖或短尖;雄蕊6,比花瓣短;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相同;退化雄蕊6,微小;心皮6,無毛。核果近球形,紅色至紫紅色,徑通常7-8毫米;果核骨質(zhì),徑約5-6毫米,背部有小橫肋狀雕紋。

2、毛木防己。木質(zhì)藤本;小枝被絨毛至疏柔毛,或有時近無毛,有條紋。葉片紙質(zhì)至近革質(zhì),形狀變異極大,自線狀披針形至闊卵狀近圓形、狹橢圓形至近圓形、倒披針形至倒心形,有時卵狀心形,頂端短尖或鈍而有小凸尖,有時微缺或2裂,邊全緣或3裂,有時掌狀5裂,長通常3-8厘米,很少超過10厘米,寬不等,兩面被密柔毛至疏柔毛,有時除下面中脈外兩面近無毛;掌狀脈3條,很少5條,在下面微凸起;葉柄長1-3厘米,很少超過5厘米,被稍密的白色柔毛。聚傘花序少花,腋生,或排成多花,狹窄聚傘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可達10厘米或更長,被柔毛;雄花:小苞片2或1,長約0.5毫米,緊貼花萼,被柔毛;萼片6,外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1.8毫米,內(nèi)輪闊橢圓形至近圓形,有時闊倒卵形,長達2.5毫米或稍過之;花瓣6,長1-2毫米,下部邊緣內(nèi)折,抱著花絲,頂端2裂,裂片叉開,漸尖或短尖;雄蕊6,比花瓣短;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相同;退化雄蕊6,微小;心皮6,無毛。核果近球形,紅色至紫紅色,徑通常7-8毫米;果核骨質(zhì),徑約5-6毫米,背部有小橫肋狀雕紋。

生長環(huán)境1、生于山坡、灌叢、林緣、路邊或疏林中。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以及河北、遼寧、陜西等地,尤以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常見。

2、生長環(huán)境與木防己相同。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