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
白紋璃眼蜱的生活史雖然也分為卵、幼蟲、若蟲和成蟲,但是若蟲期不止一齡,成蟲期也要不斷吸血。白紋璃眼蜱在交配之后,如氣溫合適,2-3天內即開始產卵。卵星球形,8~13天發(fā)育完成,孵出幼蟲。幼蟲只有3對足。有些種類的幼蟲吸血,有些種類渡過短短的幼蟲期,娩一次皮變?yōu)槿粝x后,才活動吸血。幼蟲化為若蟲,一定要蛻皮一次。若蟲有4對足,分為好幾期,至少2期,多至7期,即使同一種內也各不相同,雌雄之同也有不同,可多可少。每期必須吸血和蛻皮。最后一齡若蟲化為成蟲。由于欺蜱的若蟲期不定,又受吸血和氣候等影響,條件良好時只要幾個月到1年;如無宿主,能耐久戧,發(fā)育期卻大大延長。成蜱多次吸血,每次吸血后,產卵幾十至幾百個,一生可產8~9次,總數(shù)可達1217個之多。
滋生場所蜱的孳生埸所因種類而不同。多數(shù)是在人煙稀少的野外,包括各種森林、草原、沙漠等等;少數(shù)孳生在牧埸及其周囤,或是直接孳生在喵齒動物的巢穴中,或是宿主活動和棲息甥所,或是宿主活動的過道上,少數(shù)在露天緩野。人傭走到這種地方,必須提高警惕,扎緊衣服開口處,遠離草邊行走或休息,并及時檢查。1
危害又稱牛環(huán)形泰勒焦蟲病。是由泰勒科的環(huán)形泰勒焦蟲引起的牛的一種以高熱、貧血、出血、消瘦和體表淋巴結腫脹為特征的寄生蟲病。本病的流行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常呈地方流行,2~3歲牛發(fā)病重且呈急性經過。由白紋璃眼蜱叮咬牛體而引起。2
生活習性白紋璃眼蜱以若蟲在9月以后停留在牛體上越參,第二年2—,4月離開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