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管道配置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管道配置是工藝管道設計的內(nèi)容之一,冶金工業(yè)中主要指將濕法冶金廠物料輸送管道進行配置。

配置背景管道是濕法冶金廠物料輸送的主要方式,是火法冶金各種氣體(空氣、煙氣、熱風)導出和輸送的首選,也是車間與車間、設備與設備聯(lián)系的紐帶。

冶金工藝管道的種類繁多,按材質可分為金屬管道(鑄鐵、鋼、銅、鉛、鋁等)和非金屬管道(玻璃、陶瓷、石墨、塑料、木、磚等)兩大類;按輸送物料(或介質)可分為氣管、液管、料漿管、煙塵煙氣管等;按承載的壓力可分為常壓管和高(低)壓管。所有管道都有管子、異型管連接件(如三通、彎頭、異徑管等)及閥門組成,有時在管道上還安裝有控制測量儀表及其他設施。

管道設計的內(nèi)容包括:

(1)根據(jù)物料(介質)性質、溫度、壓力及工藝特點,合理選擇管材;

(2)根據(jù)流體粘度、濃度、壓降確定流速,進而計算確定管徑和管道坡度;

(3)計算確定流槽斷面和坡度;

(4)確定管架形式及間距;

(5)合理選用閥門和各種管道附件;

(6)合理選用絕熱材料、結果及厚度;

(7)進行管道配置、繪制管道配置圖。

配置原則濕法冶煉種類繁多,條件復雜,有腐蝕性很強的各種酸堿及部分形成電化學腐蝕的鹽類,有壓縮空氣、真空管路及高溫、低溫、易燃介質、煤氣、煙氣、熱風,以及各種礦漿、濃泥、潔凈液等,因此應對管道配置進行全盤考慮。

1.要考慮便于安裝、檢修和操作管理(1)管道應盡量明管敷設,集中敷設,沿墻敷設,少拐彎,少交叉,必須拐彎時應成直角;

(2)在焊接和螺紋連接的管道上,每隔適當距離應裝一法蘭或活接頭,特別是濃度較高的礦漿、濃泥管道,更要特別考慮檢修和排除堵塞的問題;

(3)室外管道有盡量集中敷設,對檢修頻繁的礦漿管、濃泥管、結晶液管及其他需要經(jīng)常操作檢修的管道,要設計管橋,并在管橋上設人行道,其他的一般管道,可不設人行道;

(4)管道離地面的距離要適當,通過人行道時,最低點一般不少于2.5m,通過公路或工廠主要交通干線不少于4.5-5.0m,通過鐵路不少于6m。閥門和儀表的高度可要適當,一般閥門(如球閥、閘閥、旋塞等)為1.2m,安全閥為2.2m,溫度計和壓力計一般為1.5-1.6m;

(5)并列管道的管件與閥門應錯開排列,管與管之間,管與墻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10-350mm。

2.要考慮安全生產(chǎn)(1)輸送易燃、易爆介質的管道,應裝設防火、防爆等安全裝置,放空管應高過屋面2m以上,管路不得敷設在生活間、樓梯、門和走廊等處;

(2)輸送腐蝕性介質的閥件、補償器、法蘭等不得安設在通道上空,并應加保護套,若其管路與其他管道并列時應設在下方或外側;

(3)冷、熱流體的管道應相互避開,不能避開時,熱管在上,冷管在下,塑料或襯膠管應避開熱管;

(4)水管及廢水管一般宜于地下敷設,且應設在冰點線以下;陶瓷管如埋設在地下時,應在地面0.5m以下;地下管道或受荷地區(qū)應加保護措施;

(5)不銹鋼管不宜與碳鋼管和管件直接接觸,應采取膠墊隔離等措施,以防電化學腐蝕;

(6)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在一定壓力下試壓,并盡量涂布防銹漆,車間管道涂色由各廠統(tǒng)一規(guī)定,下表所列的涂漆顏色可供參考。

3.其他(1)管道在穿墻或穿樓板處不得有焊縫,且在穿墻或穿樓板的部位應加管套,管套與管子間應填充材料;

(2)管道焊縫與支架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0mm,當采用大于200mm管徑時,其距離不應小于管徑;

(3)管道敷設應有一定坡度,常用的坡度為1/1000-5/1000,輸送粘度大的介質的管道,坡度可達1/100,輸送固體結晶介質類者,高達(5-6)/100,參見下表。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何星 - 副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