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葡萄藤,中藥材名。本品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葉。夏、秋采收,洗凈,曬干。功能主治為: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止血,祛風濕,安胎,解熱。治麻疹。②《廣西植物名錄》: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痢疾,瘡瘍腫毒。
來源本品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葉。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功能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止血,祛風濕,安胎,解熱。治麻疹。
②《廣西植物名錄》: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痢疾,瘡瘍腫毒。
形態(tài)特征植物形態(tài)詳五角葉葡萄條。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研粉撒。
臨床應用用于止血:取干燥的嫩毛葡萄葉100克,冰片0.5克,分別研末,過130目篩后混勻備用。外用時撒于傷口,立即輕壓包扎。據(jù)實驗觀察,使用本品能在1分鐘內(nèi)制止狗的股動脈出血。臨床試用于各種外傷出血及手術(shù)出血100余例,止血效果良好。此藥無毒,在組織內(nèi)能被吸收。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楊欽河 - 博士生導師、教授 -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