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藤仲,中藥材名。本品為夾竹桃科植物長節(jié)珠的莖或莖皮。全年可采。功能主治為:止血消炎,壯暖補腎。
來源本品為夾竹桃科植物長節(jié)珠的莖或莖皮。全年可采。
性味歸經(jīng)苦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壯暖補腎。
形態(tài)特征常綠攀援狀灌木。莖黃褐色,有白色乳汁,干后有彈性。葉對生,稀3枚輪生,卵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綠色,光滑無毛?;ㄐ?,為疏散、頂生的闊圓錐花序;萼小,5裂,里面有腺體;花冠近鐘狀,喉寬而禿裸,裂片斜倒卵形。雄蕊著生于花冠的基部,花藥箭頭形,粘合而圍繞著柱頭,藥室基部有距。u果長而纖弱,近念珠狀,種子頂端有束毛。
分布區(qū)域分布云南等地。
生長環(huán)境生于密林箐邊陰濕處。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泡酒。外用:搗敷或研粉撒。
相關配伍①治外傷出血,骨折:金絲藤仲搗爛外敷或研粉敷。
②治腎下垂,腎炎:金絲藤仲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③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金絲藤仲一兩至一兩五錢。泡酒服。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張友堂 - 碩士生導師、教授 -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