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蘅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肘后方》卷四,名見《千金》卷十八。主治胸中多痰,頭痛不欲食,及飲酒則瘀阻痰。
組成杜蘅三兩(9g),松蘿三兩(9g),瓜蒂三十枚。
用法用量古代用法:上藥以酒一升二合,漬再宿,去滓,每次溫服五合。
現(xiàn)代用法:上藥分別切碎,用水、酒各240毫升浸泡兩晝夜,去渣,分兩次服。服后當(dāng)即嘔吐,若不嘔,再次合服,兩服間相距約一小時,并可飲稀粥200毫升以助藥力。
主治胸中多痰,頭痛不欲食,及飲酒則瘀阻痰。
文獻摘要《千金方衍義》:“杜蘅湯,杜蘅下氣消痰,以其氣濁,故用以助瓜蒂、松蘿之涌吐。”
《醫(yī)方類聚》:“杜蘅湯若一服即吐者止,未吐者更服,相去如行十里久,令藥力盡,服一升稀糜即定。老小用之亦佳。”
《千金翼方》:“杜蘅湯主吐百病。杜蘅、松羅各三兩,瓜蒂二七枚。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漬二宿,去滓,分再服。若服已即吐者,止。不吐者更服之。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欲令藥力盡,飲一升稀粥便定,老小用之亦佳?!肚Ы稹吩凭埔簧蠞n二宿?!?/p>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孫海舒 - 副主任醫(yī)師 -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