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安山巖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安山巖(andesite)是中性的鈣堿性噴出巖。與閃長巖成分相當。安山巖一詞來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Andes。分布于環(huán)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及島弧地區(qū)。產狀以陸相中心式噴發(fā)為主,常與相應成分的火山碎屑巖相間構成層火山。有的呈巖鐘、巖針侵出相產出。安山巖火山的高度最大,一般高500~1500米,個別可達3000米以上。1

釋義安山巖為中性噴出巖,分布范圍僅次于玄武巖。巖石一般為灰、灰綠、淡紫或紫紅色,其中含有少量斜長石、角閃石、輝石和黑云母的斑晶,而且斑晶常呈定向排列,這是由于巖漿是在流動中冷卻的。安山巖也會有氣孔和杏仁構造。2

組成結構安山巖(andesite)一種中性的鈣堿性噴出巖3。其成分相當于閃長巖。手標本新鮮面深灰-褐灰色,風化或蝕變后呈灰綠-紫紅色。色率一般為20~35,斑狀結構(有時可見巨班),斑晶主要為斜長石及暗色礦物。其中斜長石以中長石﹑拉長石為主,常具環(huán)帶及熔蝕結構。常見暗色礦物有輝石(普通輝石﹑紫蘇輝石)﹑角閃石和黑云母?;|主要為交織結構及安山結構(?;豢椊Y構),由斜長石(更長石﹑中長石為主)微晶﹑輝石﹑綠泥石﹑安山質玻璃等組成﹐堿性長石4﹑石英少見﹐僅個別填充于微晶間隙中。副礦物以磷灰石及鐵的氧化物為主。氣孔﹑塊狀構造,有的氣孔被方解石﹑石英﹑綠泥石等充填﹐形成杏仁構造。

理化性質安山巖中SiO2含量變化較大(52~63%)﹐平均含量為58.17%。98.5%的安山巖的SiO2過飽和,出現(xiàn)標準礦物石英(多小于15%)。安山巖按SiO2含量可分為兩種﹕含52~57%的為玄武安山巖5﹔含57~63%的為安山巖﹐安山巖的里特曼指數(shù)﹐即(K2O+Na2O)2/(SiO2-43)比值﹐一般小于3.3﹐屬鈣堿性﹐安山巖平均化學成分為SiO2=52.4%﹐Al2O3=17.17%﹐CaO=7.92%﹐Na2O=3.67%﹐K2O=1.11%﹐以SiO2較低﹐CaO較高﹐全堿小于5.5%﹐Na2O>K2O為特征。安山巖與玄武巖常不易區(qū)別﹐一般認為﹐SiO2>52%﹐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