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深井曝氣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深井曝氣是一項廢水處理技術,是在1968年英國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將其應用在水中,之后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先后進行了研究,并生產了一批裝置,主要應用于處理化工廢水,食品廢水、制藥廢水、造紙廢水等。

簡介深井曝氣是一項廢水處理技術,是在1968年英國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將其應用在水中,之后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先后進行了研究,并生產了一批裝置,主要應用于處理化工廢水,食品廢水、制藥廢水、造紙廢水等1。

發(fā)展歷史我國是在1978年左右對此工藝進行了研究,此技術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處理效果好、投資少、耐沖擊負荷性能好、受氣溫影響小、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穩(wěn)定、操作管理方便等優(yōu)點,由于其在廢水處理過程中顯示極佳的效果,我國也推出了多種深井曝氣處理裝置,主要應用于食品廢水、印染廢水、化工廢水等2。

工藝流程細格柵→沉砂池→深井曝氣→脫氣池→二沉池→排水2

原理利用深井作為曝氣池的活性污泥法廢水生物處理過程。其池的直徑通常為1~6m,深達150~300m。處理時,廢水與回流污泥在井上部混合后,沿內井筒向下流動,到達井底后,再折流從外井筒向上流動至深井頂部的脫氣池。部分混合液溢流至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沉淀活性污泥回流至深井;部分混合液則在深井內部進行循環(huán)。

深井曝氣可提高混合液中溶解氧的濃度,適用于負荷變化大、有機物濃度高的廢水處理,具有運行穩(wěn)定,占地少等優(yōu)點,但維修較困難,設計時應考慮防止深井泄漏2造成對地下水的污染。

深井參數井徑:1.0-6.0m

井深:50-150m

井內液體循環(huán)速度:1.2-1.5m/s

井內平均液體速度:40-60mg/l

污泥濃度:5.0-15g/l

污泥負荷:0.75-1.25kgBOD/kgMLSS.1

技術優(yōu)點a、占地少

深井曝氣處理廢水是在一垂直置于地下的瀑氣池中進行,深井占地是普通曝氣池占地的1/50或更少,加上可以省去預沉淀和污泥處置裝置體積的減少而節(jié)省的用地,與常規(guī)處理工藝相比較,可節(jié)省工程用地50%以上。

b、運行費用低

深井曝氣具有最優(yōu)的水力和生物學特性,溶解氧濃度高,氧化能力強,空氣中氧的利用率高達60%-90%,處理污水所需功率消耗比普通曝氣法降低40%左右。這是因為以循環(huán)為目的所供給的空氣同時又被有效地利用于有機物的去除,特別是易為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可利用過剩的氧。較大的深井因摩擦阻力小對降低運行費用更有利。

c、投資省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可節(jié)約工程投資20%-30%。主要以下因素決定:工程占地比普通曝氣法減少50%以上,可節(jié)約大量的征地費用:由于深井曝氣氧化能力強,可省去預沉池:動力部分及需用高價測量儀表少:污泥產量低,污泥消化設備及污泥脫水設備少2。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