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程水頭損失(frictional head loss)是指在固體邊界平直的水道中,單位重量的液體自一斷面流至另一斷面所損失的機械能就叫做該兩斷面之間的水頭損失。
在固體邊界平直的水道中,單位重量的液體自一斷面流至另一斷面所損失的機械能就叫做該兩斷面之間的水頭損失,這種水頭損失是沿程都有,并且隨沿程長度而增加的,所以叫做沿程水頭損失,常用hf表示。
簡介沿程水頭損失(frictional head loss)是指在固體邊界平直的水道中,單位重量的液體自一斷面流至另一斷面所損失的機械能就叫做該兩斷面之間的水頭損失。
在固體邊界平直的水道中,單位重量的液體自一斷面流至另一斷面所損失的機械能就叫做該兩斷面之間的水頭損失,這種水頭損失是沿程都有,并且隨沿程長度而增加的,所以叫做沿程水頭損失,常用hf表示。
公式對于圓管,有壓流,一般用達西--韋斯巴赫公式進行計算:1
公式系數(shù)在達西公式中的λ即為沿程水頭損失系數(shù),也稱沿程阻力系數(shù)。水流流態(tài)分為層流,過渡流和紊流。在層流中的沿程阻力系數(shù)為:1
穆迪圖至于過渡流和紊流中的沿程阻力系數(shù),尚無理論公式。1933年,尼古拉茲對內壁用人工沙粒粗糙的圓管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水力學實驗,得到了沿程阻力系數(shù)與雷諾數(shù)(Re)的關系。1944年,穆迪根據(jù)前人試驗成果,在雙對數(shù)坐標中繪制了λ,Re,Δ/d(相對粗糙度)的關系,即為著名的穆迪圖1。
勃拉休斯公式當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