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vitamin C)又名抗壞血酸,是一種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它與人體的多種代謝有關(guān)。人體不能合成及貯存,必需從外界攝取。它在新鮮綠葉蔬菜、橘子、柚及檸檬等中含量豐富。在正常劑量情況下,維生素C體內(nèi)庫存是1500mg。維生素C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嬰兒常因乳母維生素C缺乏,使乳汁中維生素C含量不足而得病。
正常值正常值:血清 熒光分光光度發(fā) 25-85umol/L血漿總維生素C
血清(漿)維生素C含量測定:須禁食后抽血進行維生素C含量測定(表1)。 血白細胞-血小板層維生素C含量測定:每百克白細胞中維生素C含量1.995mmol為飽和。 尿維生素C含量測定:24h尿中維生素C含量為20-40mg。另有負荷試驗,口服維生素C 500mg后收集4h尿,測定尿中維生素C的排出量,維生素C13mg為充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蚓S生素C10mg為充裕(2,6-二氯靛酶法)。
臨床意義異常結(jié)果:臨床診斷:維生素C缺乏病(vitamin C deficiency)又稱壞血病(scurvey)。維生素C缺乏的主要表現(xiàn)為出血、骨骼改變(如骨膜下出血、骨折、干骺脫位)齒齦炎及傷口愈合不良。 維生素C缺乏的診斷主要根據(jù)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及X線攝片長骨的改變。必要時才做血漿維生素C、白細胞-血小板層或尿中維生素C值的測定。 需要檢查人群:牙齦易出血,牙齦炎,骨骼改變,傷口難愈合等維生素c缺乏表現(xiàn)。
注意事項不合宜人群:一般無特殊人群。 檢查時要求:配合醫(yī)生做好相應(yīng)檢查。
檢查過程實驗室診斷方法的評價: (1)血漿維生素C含量測定:它僅反映膳食中維生素C的攝入情況,不能反映體內(nèi)維生素C的儲存量,所以結(jié)果較低也不能證實壞血病的存在。無論何種膳食,婦女血漿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男性高出20%。 (2)血白細胞-血小板層維生素C含量測定;其值能反映組織內(nèi)維生素C儲存情況,不受近期膳食中維生素C攝入量的影響。如果維生素C含量為零,表明有潛在的維生素C缺乏,它可以出現(xiàn)在維生素C缺乏病的臨床癥狀出現(xiàn)之前。 (3)尿中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受到血中濃度的影響。人類維生素C的排出途徑為尿,只有當體庫內(nèi)維生素C的儲存量達到飽和后才從尿中排出。當血漿維生素C濃度下降時,腎小管可以從原尿中回吸收一部分。
相關(guān)疾病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維生素C缺乏病,維生素中毒
相關(guān)癥狀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缺乏
1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崔桂萍 - 主任醫(yī)師 - 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 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