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骨指腕骨中如豌豆狀的骨,是腕骨中最小的一塊又稱“豆骨”,位于腕骨近側到尺側,前面粗糙而凸隆,為尺側腕屈肌、小指展肌、腕橫韌帶、豆掌韌帶和豆鉤韌帶附著處。形似豌豆,為腕骨中最小的,位于腕骨近側列的最內(nèi)側。背側與三角骨相接。
概述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1)腕骨(carpal bones):由8塊短骨組成,分為遠近兩列,近側列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遠側列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各腕骨均以相鄰的關節(jié)面構成腕骨間關節(jié)。近側列的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形成橈腕關節(jié)的關節(jié)頭,與橈骨下端的關節(jié)面相關節(jié)。
2)掌骨(metacarpal bones):共5塊,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l~5掌骨。掌骨屬于長骨,近側端稱掌骨底,鄰腕骨,遠側端稱掌骨頭,與指骨相關節(jié)。握拳時,掌骨頭顯露于皮下。
3)指骨(phalanges offingers):共14塊,拇指為二節(jié),2~5指為三節(jié),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近節(jié)指骨、中節(jié)指骨和遠節(jié)指骨。指骨的近側端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滑車。遠節(jié)指骨遠側端無滑車,其掌面有粗糙隆起,稱遠節(jié)指骨粗?。状致。?。
作用豌豆骨由豆學韌帶、豆鉤韌帶和腕尺側副韌帶牽拉以維持位置的平衡。跌倒后掌側著地可致腕關節(jié)強力背伸,豆掌韌帶和腕尺側副韌帶受到暴力損傷后,在豌豆骨的附著處撕脫,豌豆骨被擠向腕管方向,向內(nèi)側近端移位,形成豌豆骨脫位用。豌豆骨被三角骨擋在背側,腕部損傷后由于小魚際肌腫脹、殘余韌帶的牽拉和尺側腕屈肌的阻隔,脫位的豌豆骨常難以復位。復位時先屆曲腕關節(jié),減少肌腱.韌帶對豌豆骨的牽拉和阻隔。再向掌橈側推動豌豆骨,繞過三角骨的阻擋,有利于豌豆骨的復位。復位后石膏托固定患腕于掌屆尺偏位,可有效防止腕豆骨再脫位,固定2周后改用限制背伸小夾板外固定,有利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耿左軍 - 主任醫(yī)師 教授 -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