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描述小松鼠的特征,你肯定忘不了它那條毛茸茸的大尾巴,這條尾巴高高翹起,看起來甚至比松鼠的身體還要粗大一些。那么,松鼠的大尾巴為什么這么大?松鼠的大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森林中的小精靈
在動物分類中,松鼠屬嚙齒目松鼠亞目松鼠科松鼠屬。松鼠的故鄉(xiāng)在我國的東北部、西北部、東南部及歐洲,松鼠分布的范圍較廣,除大洋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松鼠生活。在地球上的寒溫帶森林中,均能見到小松鼠活躍的身影。松鼠體形細小,體態(tài)修長而輕盈,體長一般約為18~26厘米,在軟而密的長毛反襯下,顯得特別小巧。松鼠的體重一般350克左右,雌性松鼠比雄性略重一些。松鼠的四肢非常強健,前肢比后肢短,趾上生有銳爪,爪端呈鉤狀。松鼠的尾巴又粗又長,一般15~24厘米,為其體長的三分之二以上。尾毛密長而蓬松,向背部翻卷著。松鼠的耳殼很長,向前折時可達到眼部,耳尖上長有一撮長毛束,冬天更加明顯。
小松鼠
松鼠屬于典型的樹棲小動物,它們活潑又聰明,眼大而明亮。多數(shù)的松鼠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中,特別是在山坡上或者河谷兩岸的樹林里,其數(shù)量最多,是活躍在森林中的小精靈。與其它動物不同的是,它們夜晚休息,白天活動。喜歡在樹沿中單獨居住,有的還在樹上搭窩。早晨起來非常活躍,常常在樹干與樹杈間來回躥跳、上下攀登,要么覓食,要么玩耍,無拘無束,悠然自在。
在樹干與樹杈間來回躥跳的小松鼠
小松鼠也很會過日子
小松鼠很會過日子,在大雪和特別寒冷的天氣里,它們會用干草把自己居住的洞封起來,然后抱著毛茸茸的大尾巴取暖,一連好幾天不出洞。天氣暖和的時候,它們再出來尋找食物吃。小松鼠的主要食物為橡子、栗子、胡桃、松子等堅果,還喜歡吃松樹的嫩枝芽、樹皮、菌類以及昆蟲、小鳥等。小松鼠還會貯藏食物,花鼠屬與松鼠的臉頰內(nèi)側(cè)長有頰囊,可以儲存許多食物。秋季一到,小松鼠便著手貯藏食物,而且還常把幾公斤的食物分藏在好幾個地方。松鼠還會在樹上晾曬食物,以免變質(zhì)霉爛。松鼠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幼仔,常搭建備用“房”,一旦發(fā)現(xiàn)居住的巢穴中有蟲子叮咬或者不安全時,就會把孩子轉(zhuǎn)移到備用房里,在向食物豐富的林區(qū)遷移時,它們會背著幼仔一起走。
小松鼠大尾巴的妙用
在自然界的優(yōu)勝劣汰中,每一個幸存下來的物主都有自己生存的看家法寶,小松鼠也不例外。小松鼠生活在寒溫帶森林地區(qū),它的看家法寶便是它那長長的大尾巴。冬天寒冷,小松鼠把它那毛茸茸的大尾巴蓋在身上當(dāng)棉被取暖;夏天炎熱多雨,尾巴既可以遮擋烈日,又可以避雨,可做傘用。樹松鼠喜歡在樹枝間躥跳,它的大尾巴既可以幫它維持平衡,又可以當(dāng)作蛇來掌握方向,在下落時還具有滑翔傘的作用。另外,樹松鼠在樹上玩耍的時候,還常利用它的大尾巴在樹上倒掛起來,并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在跳躍時,它蓬松的長尾還具有平衡的作用,它用后肢支撐住身體,尾巴使勁伸直,一跳便可躍出十多米遠呢。
小松鼠用大尾巴在樹上倒掛起來
在茫茫的森林里面,松鼠形體較小,攻擊力也小,很多動物都會威脅它的生命,因此松鼠隨時都會面臨與敵人搏斗。在搏斗時,它會前后擺動著長長的大尾巴,及可以迷惑敵人,又可以當(dāng)盾牌用。松鼠的擺動也可以用于同伴間的交流,比如說搖尾巴與同伴打招呼;在共同對付敵人時,松鼠們用“尾巴語言”協(xié)調(diào)戰(zhàn)斗行動。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東美樹松鼠用尾巴來代表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且有趣的是,擁有領(lǐng)地的“地主”松鼠喜歡把尾巴放低一點,而那些“貧農(nóng)”和“流浪漢”松鼠的尾巴卻舉得很高。這恰巧與大多數(shù)動物相反,因為其他動物在炫耀自己的地位時,恨不得把尾巴翹上天??茖W(xué)家經(jīng)研究還發(fā)現(xiàn),加利福尼亞地松鼠的尾巴還有另一個妙用,那就是進行紅外線欺詐。地松鼠的天敵是響尾蛇,為對付蛇的侵襲,它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例如與蛇進行搏斗,連抓帶咬,斗不過就往蛇的眼里踢沙子;地松鼠母親把撿來的蛇蛻嚼碎,給自己與孩子吃,來混淆鼠蛇的氣味等等。當(dāng)這些招數(shù)都不管用時,地松鼠母親為保護自己的孩子,便會在蛇眼前快速地晃動大尾巴,來加快血液的流動與尾巴加熱,以此來增加紅外線輻射,用紅外線迷惑蛇,讓蛇誤以為對面是個龐然大物,望而卻步緊急撤退。
冬天可以做棉被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xué)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時務(wù)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