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立秋,但氣溫不會很快降下來,人們還得經歷一段難熬的高溫,特別是莘莘學子,開學季即將來臨,需要頭頂烈日來軍訓。此時,中暑在所難免。我們需要謹記的是,中暑不止頭暈、惡心,還會致死。中暑為什么會引發(fā)死亡呢?
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中,機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癥候群,根據癥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癥中暑三類。先兆中暑、輕癥中暑者表現為,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虛弱,惡心及嘔吐,心悸、臉色干紅或蒼白,注意力渙散、動作不協調,體溫正?;蛏叩?。重癥中暑除輕度中暑表現外,還伴有熱痙攣、熱衰竭、昏迷或休克。
機體功能為什么會在高溫狀態(tài)下發(fā)生紊亂呢?正常人體體溫波動范圍很窄,人體細胞只有在37℃左右才能存活和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人體持續(xù)處于40℃以上環(huán)境中,就會使體內的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現細胞壞死。治療不及時,患者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肝腎系統、血液功能、心肌功能都會相繼損傷,臟器功能衰竭,會有生命危險。
需要每個人知道的是,中暑的發(fā)生不僅與氣溫過高有關,也與空氣濕度密切相關。比如,人們在悶熱潮濕的天氣下,熱量很難通過排汗散發(fā)出去,體內積蓄的熱量會迅速拉升體溫,進而引發(fā)中暑。
中暑治療的核心原則是快速降溫。首先使中暑的人趕緊脫離高溫、高濕、低風速的環(huán)境,轉移到陰涼或空調房間中,安靜休息。其次是進行全身物理降溫,拿溫水擦浴全身,如果中暑的人體溫較高,超過38.5℃,可以在頸根部、雙側腋窩、雙側大腿根處放置冰袋來讓他降下溫,同時,也可以選擇口服傳統的中醫(yī)藥藿香正氣水調理,以其迅速緩解。
審稿專家:黃立坤
作者:賀秀秀
編輯: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