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板鴨鎮(zhèn)江香醋蘇州刺繡工藝天下著,作為江蘇三寶之一的南京板鴨馳名中外。素有北烤鴨南板鴨之美名。明清時南京就流傳“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咸板鴨?!钡拿裰{,可見南京板鴨早就聲譽蜚然了。板鴨是用鹽鹵腌制風干而成,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一塊板似的,故名板鴨。南京板鴨的制作技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但是若追溯源頭,怕已有一千多年的了。到了清代時,地方官員總要挑選質量較好的新板鴨進貢皇室,所以又稱“貢鴨”;朝廷官員在互訪時以板鴨為禮品互贈,故又有“官禮板鴨”之稱。
現(xiàn)在的南京板鴨,由于食用不太方便,已經衍生出了一些其它品種。如桂花鹽水鴨則是其中之一,南京桂花鹽水鴨同樣久富盛名。南京桂花鹽水鴨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復鹵期短,現(xiàn)做現(xiàn)賣,現(xiàn)買現(xiàn)吃,不宜久藏。此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后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jié)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惫鸹啞扒宥?,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jié)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jié)。
南京咸水鴨
南京板鴨外形較干,狀如平板,肉質酥爛細膩,香味濃郁,故有“干、板、酥、爛、香”之美譽。
板鴨分為臘板鴨與春板鴨兩種,前者的產季是小雪至立雪;后者是立春至清明,質量以前者為佳。其它還有鹽水鴨、桂花鴨、琵琶鴨、醬鴨等。
制作方法:1.選鴨:制板鴨的原料鴨愈肥愈好,并以未生蛋和未換毛者為佳。
2.屠宰:宰前斷食18~20小時,并進行宰前檢驗。屠宰時,一般都從下腭脖頸處下刀,刀口離鴨嘴5厘米、深約半厘米割斷食管和氣管。最好能用60~75伏的電流先進行電麻,這樣不但有利于屠宰衛(wèi)生,同時放血充分。如1.5公斤的鴨只,經電麻的放血27秒,得血32.8克,并在2分鐘內死亡,而不用電麻的放血48秒,僅得血27.5克,3分鐘后才死亡。
刺殺的刀口以1厘米為宜,如過小則放血不凈,過大則因傷口浸血使宰后頸部變紅。
剎殺后放入60~64℃的熱水中,水溫不宜過高,以免表皮脂肪溶解(鴨脂熔點在 26~30℃)。燙毛時應逐只進行。燙毛要掌握適度,不能放在燙鍋中任其浸泡,以羽軟絨倒為度,否則脫毛不易或皮膚破損。燙毛時先抓住禽肩骨,于熱水中燙其尾部反復浸沾后,再倒提兩腿反復上下浸燙全身和腹部,最后握住鴨嘴燙其頸部,這樣即可拔大毛。拔大毛時,按如下次序進行,右翅→肩頭→左翅→背部→腹部→尾部→頸部。
拔大毛后將鴨舌齊根割下,即用力將舌根下膜穿通,再勾住舌根,即可全部拉出。
去舌后放于冷水中浸泡,以清洗血塊等污物,并使體溫下降。浸泡分三次進行,第一次10分鐘,第二次20分鐘,第三次60分鐘。浸泡后表皮應潔白無疵。然后將胴體浸入冷水中,用鑷子仔細摘凈小毛,或用松香拔毛法拔除小毛。
將毛除凈后,齊肩膀處切去兩翅,再沿膝關節(jié)割下兩腳。在右翅下開一道5~8厘米的月牙形口)因鴨的食道偏右,故口須開在右翅下)。并隨即將下咽膜刺穿,以便于懸掛。然后折斷開口處的肋骨兩根,用食指伸入胸腔,拉出心臟,將食道、喉管抽出,再將胃周圍的兩膜捅開,將胃拉出,并順著胃的下部將腸子拉出。另用手指插入肛門攪斷直腸并拉出,最后從背腔中將一應鴨雜取出。
取出的內臟,經獸醫(yī)檢驗合格后,再將腹腔中的所有殘留肋膜、血筋、腹膜等全部摘凈(應注意勿傷及內表皮),清除肛門口殘留腸頭等。再用水清洗,洗凈后放在冷水中浸泡3~4小時,然后鉤住嘴下切口,將水瀝干約1小時。最后將鴨仰放,用手緊壓胸部,把胸部的前三叉骨壓扁,使胴體呈現(xiàn)正規(guī)的長方形,即保持外形美觀又便于腌制。
腌制:(1)擦鹽。將精鹽于鍋中炒干,并加入0.125%的茴香,炒至水氣蒸發(fā)后,取出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