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救心菜繁殖技術(shù)

智慧農(nóng)民
原創(chuàng)
智慧農(nóng)民致力于成為新時代農(nóng)民手中的科普建設(shè)“新農(nóng)具”
收藏

關(guān)注

救心菜的種子特別小,出芽率又非常低,因此種植救心菜最常用的繁殖方式為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下面就為大家分別介紹一下具體的操作方法。
1 扦插繁殖
1.1 扦插時間
通常,南方適合在3到10月份之間進行扦插,而北方則適合在4到9月份進行。如果采用設(shè)施栽培,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扦插繁殖。扦插時的適合溫度為18-25℃。
1.2 莖的處理
我們要選取生長健壯,最好是處于開花季節(jié)的植株,作為扦插的植株。收取植株可用剪刀沿著植株的底端將莖逐一剪下,然后再去掉莖的頂端,注意,留下來作為扦插用的莖一定要帶有木質(zhì)層,沒有木質(zhì)層的莖太嫩,是不能進行繁殖的。接下來,我們要將莖按照12厘米的長度剪成段,最后將莖段基部的葉片去掉,以每莖段留3-4片葉以上為佳。再按30根為一扎的標準,用細繩將莖段扎成捆。如果莖段不能馬上進行扦插,就要把它們放入清水中,水量以將基部完全淹沒為標準,這樣做能很好的保護莖內(nèi)的木質(zhì)層。
1.3 土地準備
作為扦插地的土壤必須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扦插前我們先在土壤表面施一些復(fù)合肥,數(shù)量以每畝地施40千克為佳,撒完肥后,我們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攪拌,使肥和土充分混合。
1.4 扦插
我們將處理好的莖段按株距23厘米,行距30厘米左右的距離在土地上進行扦插。扦插時的入土深度為5厘米左右。通常,每三根莖段為一組,每組按三角形的組合方式進行扦插,這樣可以為它們根系叢生創(chuàng)造出有利的條件。扦插完成后要澆一次定根水,將水直接潑在扦插好的莖段根部即可,水量以完全澆透為佳。大約8天左右救心菜就可以生根成活了。
2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的時間和土地準備跟扦插繁殖是一樣的。為了節(jié)約成本,我們可以選用扦插繁殖時被剪過莖的植株,作為要進行分株的母株。首先,我們用鐵鍬將母株挖起,用手輕輕地將根部的土坨拍掉。我們以每株帶有2個以上的根芽為標準,將母株慢慢分開。為了預(yù)防根腐病的發(fā)生,我們還要將分好的小株,放在草木灰中蘸一下,尤其是被掰開的一面。經(jīng)過處理后,我們就可以安心的進行定植了。
定植前,我們要用鐵鏟在土地上挖坑,坑的深度以挖出時根的入土深度為準,即根部的原土印處。然后,按株距25厘米,行距30厘米的間距進行栽植。將分好的株放入坑中,并用土將根部埋好,再用手輕輕的按兩下,以固定根部土壤。接著,要澆一次定根水,水量以完全澆透為準。大約三天后就可以成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