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地土地要求排灌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不宜選擇前茬為玉米、高粱的地塊。2 扣棚土壤解凍后,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及早扣棚膜,一般在播前10~15 d開始扣棚,以蓄積熱量,提高地溫。大棚一般采用南北走向,也可東西走向,跨度7~15 m,拱型,棚中脊高度2~2.5 m,棚肩高1~1.3 m,棚長可視地塊面積而定,一般以80~100 m為好。3 品種選擇水果玉米是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鮮食上市為目的的,應選用超甜玉米品種,但受大棚高度的限制最好選用矮稈品種,如奧玉8210、萬甜2000等。4 安全隔離水果玉米與普通玉米種在一起,當代會發(fā)生串粉,形成非甜籽粒,嚴重影響品質。因此,要與其他類型玉米設置隔離區(qū)。隔離可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利用空間隔離一般距離在300 m以上。時間隔離即與其他類型玉米播種期錯開,使種植的水果玉米不受鄰近的其他類型玉米“飛花”,一般花期錯開20 d以上。5 科學施肥播前每0.067 hm2施廄肥1 000 kg、復合肥30~40 kg作基肥,苗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分別追施尿素2~8 kg、3~5 kg、6~10 kg。6 起壟鋪膜地膜栽培有增溫保墑的作用,一般選用高壟栽培,壟高10~15 cm,壟距90~100 cm,壟中間開寬10~15 cm暗灌溝以備灌水。覆膜時應順風展開膜卷,以防膜下鼓脹,并使膜面緊貼壟面,無縱橫皺紋,以避免膜下生草。7 播種7.1 種子準備播前應進行曬種、去雜。水果玉米不需要浸種,應用干種子直播,這樣出苗率高,浸種催芽條件不合適或方法不當會使發(fā)芽率迅速下降。7.2 播種時間及方法水果玉米生長期為75~90 d。根據代縣氣候特點,宜在3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株距25 cm,留苗密度3 500株/0.067 hm2左右,一般播深3~4 cm,每穴播二三粒種子,用種量1 500 g/0.067 hm2。由于早期氣溫較低,一般選用播種后覆膜方式,播后應在出苗位置形成3~5 cm的小凹陷,以免由于放苗不及時造成出苗后地膜高溫傷苗。亦可實行分期播種,延長市場供應時間。8 田間管理8.1 查苗放苗放苗過早,易受霜凍。放苗過晚,苗易被燒傷。幼苗葉片貼近地膜時為最佳放苗時間,一般從播種到放苗約15 d,放苗前2~3 d在放苗位置打一小孔,使苗得到外界空氣的營養(yǎng),并降低膜下溫度,苗會由黃變綠,選晴天下午或陰天放苗,隨后用土在苗子周圍壓封地膜。8.2 補苗定苗為了保證全苗,播種時每穴有二三粒種子,易造成雙穴苗,通常待苗長到四五片葉子時需進行間苗、定苗,將弱苗、病苗拔除,如有缺苗應及時帶土移栽補苗。9 拔節(jié)至乳熟期管理由于鮮食玉米分蘗性較強,因此要注意及時打掉分支,5月上旬在株高達到80 cm時,揭起鋼架塑料大棚兩側的棚膜,以后隨植株生長應及時將棚膜卷高,在5月下旬取掉棚膜。在開花期間應輔助授粉,人為在田間用竹竿敲打雄穗以輔其散粉,使果穗結實飽滿。10 通風管理大棚通風的原則:應本著“溫度一上來,大棚掀起來”、“先開小口,后開大口”、“先背面,后正面”、“晴天通,雨天也要通”等原則進行通風管理。建議的通風方法有:晴天在早上通風,傍晚閉棚,如果在中午溫度最高時才進行通風,忽熱忽冷,易發(fā)生青枯?。煌L口要隨著葉齡變化而改變,通風口位置也要更換,以免長時間通風而導致近風口處的秧苗由于低溫而矮化。玉米1葉1心期小通風,在大棚兩頭把棚膜揭開33 cm高的三角形狀,大棚內溫度不高于28℃;2葉1心期中通風,在大棚兩頭把棚膜揭開1 m高的三角形狀,大棚內溫度不超過25℃;3葉1心期以后大通風,大棚兩頭棚膜全揭開,棚內溫度在23℃左右;3葉期以后遵循“寧冷勿熱”的原則,夜間氣溫在10℃左右時可不用閉棚。在大風的高溫天氣,切忌因擔心棚膜被風揭掉而捂棚,以免被高溫烤傷,出現黃葉,影響光合作用。11 蟲害防治水果玉米害蟲主要有玉米螟和黏蟲,可用質量分數分別為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速滅殺丁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12 及時采收水果玉米采收期在授粉后20~25 d收獲為宜,采收后要及時加工上市銷售,否則會降低商品性和食用品質。編輯:嚴麗琴審核專家:山西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高級工程師 張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