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消費者口感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而影響種植戶的生產效益和積極性。那么,種植戶在種植優(yōu)質稻的前提下,如何進一步提高稻米的品質呢?
1.科學選擇稻田。稻田土壤應有良好的透氣性和蓄水能力,質地肥沃,靠近水源,氣溫條件較為恒定,光照資源豐富。稻田要避免選擇化工廠、礦區(qū)等重污染源附近,以防重金屬等污染物超標。
2.合理施用肥料。種植戶可多用有機肥,少用化肥。適量施用氮肥,施用氮素越多,米粒中蛋白含量越高,稻米裂紋和堊白會增加,從而導致稻米口感變差和精米率下降。合理配比氮磷鉀肥,三者配比建議為1︰0.5︰0.3,且磷肥建議全部用作基肥,鉀肥分基肥和穗肥兩次施用,分別占50%。
3.開展有效管水。種植戶可以從生理和生態(tài)方面考慮水稻的水分需求,堅持“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干濕壯籽、交替管水”的原則,從而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和肥力,增加壯秧率,使稻米品質和產量得到有效保障。
4.積極防治病蟲草害。病蟲草害會嚴重影響稻谷產量及稻米品質,提倡采用專業(yè)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病蟲害發(fā)生程度沒達到防治指標不用藥,達到防治指標則優(yōu)先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進行防控,避免過量使用農藥。有條件的種植戶還可以采用殺蟲燈、赤眼蜂、青蛙等綠色方式開展防控。盡量少用除草劑,有條件的種植戶可開展人工除草,在水稻抽穗后將田間的稗草和田埂雜草清除干凈,防止雜草搶奪營養(yǎng)。
5.減小惡劣氣候的影響。持續(xù)高溫、冰凍、大風等天氣均會影響水稻生長和稻米品質,可積極采取水肥管理等方式,促進水稻盡快恢復正常生長,有效減小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
6.把握收割技巧。種植戶要在稻谷成熟度剛達90%時開始收割,收割過早會導致稻谷灌漿不充分,青粒米和堊白不完全的米粒增多,碾米損失大,碎米多,稻米品質差。收割過晚則會增加畸形粒、被害粒、裂紋米的比例。收割時要防止不同品種的稻米混雜,以免影響稻米品質。
7.注意曬谷技巧。稻米干燥過快會導致整精米率下降,干燥過慢或潮熱易引發(fā)稻谷霉變。因此,提倡使用水泥曬坪,做到厚攤勤翻。同時,種植戶在使用烘干機時,要采用低溫烘干方式,避免干燥過快引發(fā)稻米“爆腰”。
8.注意儲藏細節(jié)。種植戶要做到“單收、單曬、單運、單儲”,避免不同品質的稻谷混雜。倉庫儲藏溫度不能超過15℃,稻谷水分含量不能高于14%,出現結露情況要及時翻曬,防止稻谷霉變。同時,還要注意防控蟲、鼠等。
編輯:王慧 審核專家:湖南科技報社總編輯 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