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原創(chuàng)]松柏檉柳鹽堿地造林技術

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原創(chuàng)
通過互動交流和服務援助,滿足廣大農(nóng)民實用技術需求。
收藏

1、松柏檉柳

檉柳是鹽堿地常見灌木,具有很強的耐鹽堿性,但其樹形不適宜作為道路、庭院等綠化樹種,灌木的喬木化培育可以使其枝干高大筆直,從而達到綠化要求。在重鹽堿地區(qū),選擇無花變異怪柳做母株,追施肥水進行催苗,再進行側芽修剪和頂芽強化,使之由灌木逐漸向喬木轉變,當年株高1.6~2米,耐鹽能力高于普通怪柳,在土壤含鹽量2%條件下,移裁成活率達60%以上。喬木化檉柳形似松柏,故稱松柏檉柳。松柏檉柳具備了檉柳深根性又極耐鹽堿、嚴寒、水濕、沙埋的特性,可以代替小龍柏作模紋灌木,代替冬青作綠化球栽培,代替白蠟、女貞作行道樹。

鹽堿地區(qū)域的廣泛性和難消除性決定了鹽堿地土壤中的鹽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因此只能采取間接方式,利用耐鹽植物在植物根系主要活動層建立正常的水、肥環(huán)境,然后進行耐鹽植物的大范圍造林綠化,逐漸對鹽堿地進行長期改造。通過科學整地、細致栽植措施、可行撫育技術,采用灌溉與施用改良劑混合肥,提高造林成活率,獲得最佳造林成效。

2、主要造林技術

(1)整地

整地時間在秋季,將坑內(nèi)土提前挖出,讓太陽暴曬或經(jīng)冬季凍結,使其容易風化,避免反鹽反堿現(xiàn)象發(fā)生;整地規(guī)格長80厘米、寬80厘米、深80厘米。

(2)施肥

植樹前每坑施入5~15千克發(fā)酵肥料,表土回填。發(fā)酵肥料對改良鹽堿質土壤作用很大,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肥力,使其保持疏松,增加氧氣蓄積,減少水分蒸發(fā),促使幼樹快速生長。

(3)栽植季節(jié)及栽植密度

春季4月中旬和雨季7月中旬進行栽植,栽植密度為株行距2米×3米。

(4)栽植

春季栽植采用1.0a生松柏檉柳裸根一級苗,栽植前將苗木側枝剪掉,減少植株自身水分蒸發(fā)流失;生根粉溶液浸泡植株根系24小時,生根粉與水質量比為1:1000。栽植時幼苗直立放在坑穴正中間,使根系自然舒展,覆土,輕提幼苗,踩實土壤。雨季造林采用1.0a生營養(yǎng)缽苗木,去掉營養(yǎng)缽(確保營養(yǎng)袋土不破碎),邊覆土邊踩實,適當深栽,栽后立即澆透水。

(5)澆水

按每株60千克、120千克、240千克的水量澆水,每年澆水6次,具體間隔時間根據(jù)土壤墑情確定。

(6)撫育管理

鹽堿土壤雨季極易出現(xiàn)板結現(xiàn)象,新植幼樹除應進行一般的撫育作業(yè)外,還要定期松土。松土時間選擇在雨后表土稍干后進行,深度20~25厘米,切忌損傷根系。小雨后應立即洗水1次(重鹽堿區(qū)),將表土中溶解的鹽堿沖去,待干后再行松土,可以降低樹本死亡率。為確保苗木成活,每年澆水6次、松土除草2次。苗木出芽后15天抹去1米以下側芽,促進頂端生長。樹體體眠時進行修枝整形。

喬木化的松柏檉柳,不僅樹體較一般檉柳高大、美觀,而且更耐鹽堿、高寒,適應性更強,適應山西氣候條件,可在山西不同類型鹽堿地推廣應用。

鹽堿地的鹽分含量是影響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適當澆水對土壤進行淋洗、脫鹽,可以降低表層土壤鹽分含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科學合理地施用美國亞聯(lián)BIO-OEN微生物肥激活的農(nóng)家肥和秸稈土壤改良劑,可以對土壤起到良好的改良作用,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保水性和通透性,為苗木成活、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微域環(huán)境條件,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編輯:孫苑琪

審核專家:山西省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教授級高工 苗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