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時服用抗生素、消炎藥,病愈后鼻梁有青筋、嘴唇一圈白,食欲不振,應該如何調(diào)理恢復?抗生素、消炎藥在中醫(yī)看來是大寒的藥物,服用后孩子出現(xiàn)上述表現(xiàn),證明脾胃比較虛弱。
這個時候如果加上錯誤的喂養(yǎng)方式,急于用很滋膩厚重的食物、補品、保健品給孩子補,會使原本就受損的脾胃情況雪上加霜。
我敢說,濫用抗生素、消炎藥+錯誤喂養(yǎng),對孩子的傷害甚至比感冒發(fā)燒這類兒童常見病還要大。孩子如何在病愈后迅速恢復,尤其是服用過抗生素、消炎藥的情況,建議家長跟著這篇推文“三步走”:
①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最好的方法是素食,讓腸道充分休息;如果孩子舌苔、口氣、大便、睡眠不正常,也可配合三星湯一同服用。
通常來說,腸道內(nèi)菌群無需服藥修復,本身就擁有調(diào)節(jié)能力。體質(zhì)偏弱的孩子,也可服用1周益生菌,注意益生菌不需要長期服用,更不適合作為保健天天吃。
②避免積食
病后通常食欲不振、有些大便也會不正常,這就是明顯消化系統(tǒng)有問題。這時候就更不能給孩子吃營養(yǎng)價值高的東西。飲食上要做到吃少吃軟吃清淡忌寒涼,少食多餐,孩子不吃就不要理ta、不要強喂。
③及時健脾
等這樣清淡飲食1周左右,孩子消化好一些了,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補一補“。那些厚補、峻補、肥甘厚膩的補品、食物依然不能吃,真正適合孩子的補法是有針對地給孩子健脾,比如小兒健脾方、白術(shù)佛手湯等。
注意,孩子消化好的時候,隔兩三天就可以給孩子健脾,消化不好的時候,就要停止,先助消化。
一般這樣反復一段時間,孩子的免疫系統(tǒng)就會恢復過來,甚至比原來更強健。
最后,還需要家長注意抗生素、消炎藥的服用情況。我反對孩子不嚴重的自限性疾病,比如感冒、喉嚨發(fā)炎,就濫服抗生素。不過,當孩子出現(xiàn)細菌、支原體等感染,情況又是比較嚴重的,該用還是藥用,家長也不要一味拒絕,耽誤病情。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服用抗生素,有哪些相對傷害沒那么小的抗生素選擇,服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服用病愈后的調(diào)理,這些知識家長一定要清楚。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y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