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蚌埠對合肥、南京意味著什么

寧夏搭搭樂樂
發(fā)布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資訊
收藏

因為一次溜狗吵架事件,蚌埠成為全國關(guān)注的焦點城市之一。蚌埠知名度不算很高,和它的名字有一定關(guān)系,因為“蚌埠”【[bèng bù] 】這兩個字有些生僻,容易念錯。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的中北部,按順時針方向,分別與安徽省淮北市(睢溪縣)、宿州市、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安徽省滁州市、淮南市、亳州市(蒙城縣)接壤。蚌埠面積不大,只有5900多平方公里,轄龍子湖區(qū)、蚌山區(qū)、禹會區(qū)和淮上區(qū),以及懷遠、固鎮(zhèn)、五河三個縣。

蚌埠位于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上,全境基本沒有什么山,但是河流比較多,最著名的就是我國東部地理分界線淮河了。蚌埠全市基本上都位于淮河北岸,但蚌埠市的主城區(qū)卻在淮河南岸。

蚌埠主城區(qū)的附近的縣名氣都不小,西北有懷遠縣(明初名將常遇春家鄉(xiāng)),東南是明朝的第三國都中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老家。

蚌埠主城區(qū)在歷史上雖然不是什么軍事重鎮(zhèn),卻是淮河采集蚌珠的重要站點。很多船只要停泊在這里買賣蚌珠,時間一久,就自然形成了埠,這里在明朝時就稱為蚌埠了。

和蚌埠的地名有關(guān),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婦從外地逃荒來到這里定居,他們無兒無女,特別希望能有一個孩子??墒怯捎谀挲g的原因,他們無法擁有自己的親生孩子。

有一天晚上,老兩口正唉聲嘆氣,突然聽到外面有嬰兒的哭聲,他們趕緊出門去看。果然在一處沙灘旁邊發(fā)現(xiàn)一個大蚌殼,里面躺著一個又白又胖的小男孩。老兩口大喜,認為這個孩子是上天看到他們無兒無女,賜給他們的。

老兩口收養(yǎng)了這個從蚌殼里出生的孩子,取名為“蚌?!薄S诌^了很久,老兩口所在的地方來了很多人生活,形成了集鎮(zhèn),取名就叫蚌福。久之,蚌福取其諧音,就成了蚌埠。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蚌埠(主城區(qū),下同)為鳳陽縣所轄,還曾在抗戰(zhàn)時期短暫地當過安徽省的省會。蚌埠市設(shè)于1947年,經(jīng)過幾次區(qū)劃調(diào)整,1983年蚌埠市的轄區(qū)基本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作為城市,蚌埠也許沒有悠久的歷史,但蚌埠的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我國有三大平原,除了山海關(guān)以外的東北平原,還有華北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而后兩者是基本無縫銜接的。華北平原的北部有京津唐和山東,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群不用多說了,江浙滬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坐火車從京津唐南下至徐州,這時就會出現(xiàn)一個岔路口,往東南是寧滬杭,往西南是合肥等皖西南地區(qū),再過長江至江西。而這個岔路口,就是蚌埠。蚌埠在安徽省省會合肥東北不遠處,又在江蘇省省會南京的西北不遠處,堪稱是兩大省會的北面門戶。

作為我國東部的南北線鐵路大動脈,京滬鐵路出了徐州之后,下一站的地級市就是蚌埠。出了蚌埠,一條鐵路至南京,一條鐵路至合肥。換言之,無論是合肥還是南京(蘇南),要坐火車進首都,蚌埠都是必經(jīng)之地(暫不包括京滬二線)。

關(guān)于京滬鐵路,當年在建設(shè)時有這么一個說法。京滬鐵路的前身津浦鐵路修建時,本來是要路過鳳陽縣的。但是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xiāng),那可是龍脈,在很多老先生看來,龍脈是動不得的。鐵路在當時是新鮮事物,一輩子生活在封建社會的鄉(xiāng)紳們一直把火車當成不吉利的怪物。

無論施工方怎么做工作,鳳陽的鄉(xiāng)紳還是拒絕了。鐵路總得修,既然鳳陽縣過不去,那就往西偏一些, 從蚌埠經(jīng)過。所謂火車一響,黃金萬里,蚌埠因為這條京滬鐵路,發(fā)展如虎添翼。

曾有人認為,如果安徽省會不放在合肥,那么蚌埠無疑是最適合的。蚌埠在省內(nèi)的地理位置也相對偏中,也就是偏北一些,但南昌之于江西,杭州之于浙江,鄭州之于河南也都偏北。

更重要的是,蚌埠有京滬鐵路,北與京津唐,南與寧滬杭的聯(lián)系,甚至比省會合肥還要方便,京滬高鐵的開通讓蚌埠與京滬間的聯(lián)系更為快捷高效。

不過,蚌埠也有一定的劣勢,就是夾在徐州、合肥、南京三大中心城市之間,(以蚌埠為中心的)發(fā)展空間是比較有限的。蚌埠北面的宿州與徐州聯(lián)系更密切,蚌埠東南的滁州更愿意融入南京都市圈,蚌埠南面直接就是合肥。做不了中心城市,蚌埠可以做中心城市的門戶,夾在三大中心城市之間,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反而是一種優(yōu)勢。

(聲明:本文來源地圖帝,轉(zhuǎn)載僅做學習交流,非商業(yè)用途,所有轉(zhuǎn)載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于后臺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進行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評論
從零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
庶吉士級
已學習
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