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野百合:看完你們的介紹,我都不想有春天了

果殼自然
探索萬物之美,守護(hù)自然的豐富、獨(dú)特與永恒。
收藏

這兩天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熱博,還帶著一個話題:新疆草原野百合破冰綻放。大意是說,新疆那拉提草原上的“野百合”會頂著冰雪開花,所以又叫頂冰花、冰百合。

美圖引來大量轉(zhuǎn)評贊,大家紛紛感嘆,“別忘了山谷的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不過我眉頭一皺,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因?yàn)檫@題兩年前我看過。

去那拉提看花

五年前的春天,我專門跑去新疆尋找春季野花。

四月下旬,從烏魯木齊出發(fā),翻越一號冰川冰達(dá)坂,驅(qū)車行駛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曠野上。那一年物候偏晚,沿途幾乎沒見到什么開花植物,于是一整個下午,我們幾乎都在趕路。翻過艾肯達(dá)坂時(shí)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diǎn)多了。一過山口,綠色映入眼簾,對面山坡的云杉終于把滿眼的土黃色染上了生機(jī)。

沿著盤山路下山,有一兩次,我覺得車窗外帶著斑駁的鮮綠色草坡上,似乎有什么花。我向開車的老師說明情況,于是車速放慢了些。再次看到類似的花朵時(shí),我們在附近找了處安全的平地停車,沿著道路走回去看花。

山坡上并未全部鋪滿綠色,只是散落著新破土的嫩芽,在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草葉之間,有幾朵白色的花開放。由于日光偏斜,花朵已漸漸閉合,但仍不減嬌美而堅(jiān)韌的風(fēng)姿。白番紅花就在這里生長呀!

艾肯達(dá)坂的白番紅花。圖片:天冬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野生的番紅花屬植物,從前所見都是栽種在花園里的,氣魄上還是有所不同。

向?qū)Ю蠋煷叽僬f,要繼續(xù)趕路了,并且之后我們即將前往那拉提草原,白番紅花可以看個夠。

兩天后的清晨,我們來到那拉提草原。陽光剛剛翻過東側(cè)的山坡,從樹梢上照耀下來。高山草原上還有大片的殘存積雪。踩在雪里,我去尋找白番紅花。

植株很多,然而都是粗大的花蕾。莫非是季節(jié)差了一點(diǎn)點(diǎn)?遺憾地嘆息過后,我們就去尋找其他植物了,直到將近中午十二點(diǎn),再次返回那片散落著白番紅花的草坡,景象和上午大不相同:之前的花蕾已紛紛綻放,變成了白色的花朵。我這才想起來,有些栽種用來觀賞的番紅花,也是在太陽照射以后,才展開花冠的。

那拉提草原的白番紅花。圖片:天冬

不過,白番紅花埋藏在地下的扁圓形球莖,扎入土中較深,并非像栽培品種那樣淺埋即可,所以白番紅花不太適合栽種,畢竟深埋還是有些麻煩的。

番紅花怎樣變成了百合

在那拉提草原的春天,除白番紅花之外,成片開放的野花還有林生頂冰花和款冬。當(dāng)時(shí),似乎并沒有所謂的“野百合”的說法。

白番紅花是鳶尾科番紅花屬的植物,與百合科植物并不算同一大類群,只不過它們的花被片(或花被裂片)都是六枚,看起來稍微有些相似罷了。第一次聽說那拉提草原的“野百合”又叫“冰百合”、“頂冰花”,我還以為是記者把同時(shí)期開放的林生頂冰花和白番紅花弄混了——頂冰花屬植物倒是屬于廣義的百合科。

那拉提草原的林生頂冰花。圖片:天冬

如今在“野百合”的新聞之下,也有一些網(wǎng)友覺得這種花很像水仙花。其實(shí)拋開植物類群本身的區(qū)分特征,白番紅花、百合花(白色花種類)、水仙花倒是都有可能成片開放。我曾在春季的臺灣島北部,看過山坡上的臺灣百合群落,也在瑞士蒙特勒見過成片的“高山水仙”。但只要靠近細(xì)看,這三類植物的花朵,就有明顯的區(qū)別:

||||

梭羅 《瓦爾登湖》節(jié)選

開白色花的百合,花冠通常是喇叭形,花被片六枚,但基部不會合生成細(xì)長的花被管;而且雌蕊的花柱僅一枚、不分叉,只有柱頭膨大而三裂。(圖片:天冬)

梭羅 《瓦爾登湖》節(jié)選

至于水仙,無論是中國的傳統(tǒng)水仙花,還是歐洲一些開白色花的野生水仙(例如紅口水仙、半花水仙等),六枚花被片通常比較開展,同時(shí)花朵中部還有“看上去也像花冠一樣”的副花冠。中國的傳統(tǒng)水仙,副花冠是黃色的,歐洲有些種類的水仙,也有副花冠大部分為白色的。另外,相比之下水仙的花柱沒那么長,柱頭小而三裂。(圖片:天冬)

因此如果仔細(xì)觀察花的結(jié)構(gòu),是不會把白番紅花當(dāng)作百合的,但不排除以下幾種可能性:負(fù)責(zé)宣傳的人不認(rèn)識白番紅花,他們的印象里,只有朦朦朧朧的百合花的印象;宣傳人員可能沒有向相關(guān)專家求證;頂冰花顧名思義就是頂著冰的花,所以冰百合的名字也挺形象。

還有網(wǎng)友特地給我留言說,自己在兩年前曾經(jīng)專門去問過,“野百合”好像并不是民間由來已久的俗稱。

叫錯名字至于大驚小怪嗎?

新聞報(bào)導(dǎo)能正確的話應(yīng)當(dāng)盡量正確,但只是叫錯了名字,值得如此大驚小怪嗎?

白番紅花不是百合,甚至和百合不是同一個類群,所以不適合叫做野百合。這是識別上的正誤問題。但我在與新疆的朋友們溝通后發(fā)現(xiàn),也許這個錯誤應(yīng)該被糾正才好。

因?yàn)橥ㄟ^近兩三年媒體不恰當(dāng)?shù)男麄?,很多新疆的本地人,都把白番紅花誤認(rèn)為“野百合”了。在人們的印象里,百合是可以食用的,所以“野百合”也是可以食用的。于是見到這么多“野百合”,難免有人要去挖“野百合”的地下“鱗莖”來吃。

“真應(yīng)該趕緊把這些宣傳打??!昨天還有朋友問我,去挖野百合吃不?”這是一個身在新疆的朋友給我發(fā)來的消息。

我們不提倡挖野生植物來吃,無論是哪個物種,如果是受保護(hù)的種類還有可能涉及到違法。拋開法律或者道德,把白番紅花當(dāng)作“野百合”還有另外的麻煩。

我的朋友、新疆的年輕植物學(xué)者楊宗宗先生告訴我,白番紅花在哈薩克族藥物中被稱為“土馬錢”,有毒——馬錢是一種著名的有毒植物,“土馬錢”聽起來就不是什么善類。

作為有毒性的藥物,白番紅花在民間的最高使用劑量是九克,但目前并未見到對其毒性的深入研究。有人建議將它劃歸為“低毒藥材”,但仍指出在民間使用時(shí),要注意適應(yīng)癥、劑量、療程等,以防毒性反應(yīng)發(fā)生。

至于番紅花屬的其他種類,在歐洲主要引起的是寵物中毒,特別是貓狗。誤食番紅花(Crocus spp.)的貓狗,通常會出現(xiàn)胃腸不適、流口水、嘔吐、腹瀉等癥狀。

因此,叫錯名字只是一個開端,把一種有毒植物誤稱為另一個名字,從而“讓人覺得可食”,這才是危險(xiǎn)情況。比如有毒的一把傘南星、東北南星等天南星屬植物,果實(shí)成熟時(shí)看起來像是紅色的短粗玉米棒,所以被俗稱為“山苞米”,有人被俗稱誤導(dǎo),造成誤食中毒。

番紅花們本身還是很可愛的

雖然白番紅花是中國有明確記載的唯一一種野生番紅花,但其實(shí)整個番紅花家族,對我們來說并不算太陌生。

如今用于園藝的番紅花,經(jīng)典品種如匹克維克(Crocus vernus 'Pickwick')、藍(lán)珍珠(C. chrysanthus 'Blue Pearl')、金色美人(C. chrysanthus 'Golden Beauty')等,都已成了尋?;ɑ?,在春季公園里相當(dāng)常見。林下或草坪上,擁擠著栽種一片,花開時(shí)就成了花海。

番紅花‘匹克威克’。圖片:天冬

番紅花‘藍(lán)珍珠’。圖片:天冬

番紅花‘金色美人’。圖片:天冬

也有不少花友自己栽種番紅花,除了春季開花的品種,也有一些秋季開花的物種或品種,這兩大類被俗稱為“春番”和“秋番”。秋季開花的種類如華麗番紅花(Crocus speciosus),可以直接購買種球,夏末秋初休眠復(fù)蘇后,花蕾就會從球里鉆出,秋日里就可以美美地看花了。

華麗番紅花。圖片:天冬

此外,人們更加熟悉的是藏紅花(Crocus sativus);按照《中國植物志》,它的正式中文名就叫“番紅花”,原產(chǎn)于歐洲,如今在很多地區(qū)都有栽種。它的花柱和柱頭,就是所謂的“藏紅花”,也是西餐中常見的調(diào)味品。同樣,藏紅花也是可以當(dāng)作花卉來觀賞的,通常秋季開花。

藏紅花開花過后,很多花友紛紛表示,第二年很難復(fù)花。因?yàn)榍蚯o中的養(yǎng)分消耗較大,第二年通常是葉子照樣長,只是不生花蕾。所以藏紅花如今和水仙花的命運(yùn)差不多,花友們買來,看過一周目以后就把它拋棄了,下次再買新的。圖片:天冬

番紅花屬植物主要的分布地區(qū),包括歐洲、地中海地區(qū)、中亞等。我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qū),也曾經(jīng)在積雪剛剛消融時(shí),見過野生的春番紅花(Crocus vernus)。和新疆的白番紅花類似,被融雪滋潤之后,春番紅花破土而出,成片開放。這個種類的花有很多顏色,紫色、淡紫色、白色、紫色帶條紋、白色帶條紋……常見的一些園藝品種,就是由這種野生番紅花馴化而來的。

春番紅花。圖片:天冬

番紅花家族真的很可愛,只要不去故意把它們吃下肚,就不會對人類造成什么傷害。無論去野外還是公園,欣賞它們的美好,都是件開心的事。春天來了,你家附近有沒有地方栽種了番紅花呢?

本文是物種日歷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歷作者@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