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光腳穿涼鞋的人越來越多。沒有了襪子的保護,腳和鞋經(jīng)?!坝H密接觸”,加之天氣潮濕悶熱,各種腳病也找上門來。夏季熱水泡腳,不僅能預防腳部疾病、祛除暑濕,還能提高睡眠質(zhì)量,對心血管也有一定好處。
夏季泡腳5注意
養(yǎng)成泡腳的習慣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但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夏季泡腳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溫度不宜過高
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zhì)層干燥甚至皸裂。水溫以40℃~45℃為宜??梢韵扔檬衷囋嚕悄虿∪吮kU起見,可以用溫度計做測量。
2
時間不要太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huán)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飯后半小時不宜泡腳,否則會影響消化吸收,建議飯后1小時再泡腳。
3
磨砂去死皮
趁泡腳后腳部死皮變軟時,涂抹磨砂膏用手指打圈按摩,可以加強去死皮的效果。想磨砂效果更好而又不想磨損肌膚,平時可以先用熱毛巾包住腳,約5分鐘后死皮會軟化。
4
因人而異放草藥
泡腳時根據(jù)自身特點適量放點中草藥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添加。
5
足部按摩不可少
泡腳后再稍加按摩,對健康大有裨益。
按壓涌泉穴幾分鐘(位于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可以更好地促進足底血液循環(huán),改善睡眠,還可以護腎。
患有高血壓的人,泡腳時可以按壓涌泉穴、太沖穴(位于足背側(cè),第一、二跖骨結(jié)合部之前凹陷處)以及行間穴(位于足背側(cè),第一、二趾間,趾蹼緣的后方赤白肉際處),具有一定調(diào)節(jié)血壓的功效。
一盆水趕走9個小毛病
1
防暑:藿香泡腳
夏季泡腳,是祛除濕氣、消解暑熱的好方法。
取30至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用大火煎煮40分鐘左右,再用小火煎熬,藥液剩下1升,取出汁液,再加水2升煎至1升,將兩份藥汁放在盆中,浸泡雙足。藥液以泡過足踝為度,在浸洗過程中,同時進行足部按摩。
2
腳氣:苦參泡腳
有腳氣的人,洗腳時加點苦參,腳氣就會好一些。
取苦參15克、花椒10克、綠茶10克、50毫升陳醋,倒在2500毫升的熱開水里,再倒入50毫升陳醋,浸泡兩小時,用此藥汁泡腳30分鐘。連續(xù)泡一周,一般情況下,腳氣就會大大減輕。
3
感冒:食鹽泡腳
鹽水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去除足部的寒氣,這樣就可以達到治療感冒的作用。
在熱水中加食鹽約50克左右,50~70克生姜。泡腳時,先把腳放在熱氣上熏,待水溫下降后再將雙腳浸泡在水中互相搓擦。水涼時可續(xù)加熱水2~3次,可泡至全身微微汗出,待水尚溫時及時擦干腳部,蓋上被子痛痛快快地睡一覺就好了。
4
祛濕:老姜泡腳
俗話說:夏季濕氣正當令!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祛濕,可以選擇老姜泡腳。
取老姜、牛膝、秦艽、肉桂、獨活、徐長卿各30克,加入水中煮沸,水溫后泡腳,有祛風除濕、溫經(jīng)通絡、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改善風濕關(guān)節(jié)疼痛的作用。
5
腹瀉:艾葉泡腳
夏季氣溫高,細菌大量繁殖,飲食稍微不注意或者吃涼較多就容易腹瀉。除了就醫(yī)外,可以選擇艾葉泡腳緩解。
取干艾葉50~100克,先用水將艾葉煮開,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再泡腳;或用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再加熱泡腳。
6
煩躁:梔子泡腳
夏季,人們?nèi)菀追磸涂谇粷?、口干、小便短赤、煩躁易怒、精力過旺等,這都是實火的表現(xiàn),可以用梔子泡腳緩解。
取生梔子、遠志、丹參和黃芩各30克,煎后泡腿腳20分鐘。
7
失眠:花椒泡腳
用花椒泡腳也是國醫(yī)大師陸廣莘養(yǎng)生最愛。陸老認為,用花椒水泡腳比用熱水泡腳促進睡眠效果更好。
用一個棉布包50克花椒,用繩系緊,加水煮開后用這個水泡腳即可?;ń钒梢苑磸屠?,用一個星期左右再換新的就可以了。
8
足跟痛:食醋泡腳
夏季愛穿涼鞋、人字拖等,走路多了經(jīng)常容易足跟痛。消除足跟痛,可以在泡腳時加點醋。
取1000毫升食醋加熱至沸騰,待溫度適宜時浸泡患腳,每次20~30分鐘,每日1~2次,連用15天為1個療程,有助于消除霉菌、腳癬、皮膚病等。
9
紅眼?。狐S柏泡腳
夏季是紅眼病高發(fā)季節(jié),除有效藥物治療,藥物泡腳也是好方法。
取黃柏30克,菊花15克。將兩藥加入清水,煎30分鐘,去渣將汁倒入干凈的盆中,再加入2000毫升的熱開水,趁藥水上蒸時,熏蒸擦洗患眼,之后泡洗雙腳,早晚各1次,每次40分鐘。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轉(zhuǎn)自:首都中醫(yī) 內(nèi)容來源:人民日報微信、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版權(quán)歸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
本公眾號分享文章及視頻,僅供學習交流及思路參考。非中醫(yī)專業(yè)人士請勿隨意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