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你了解多少?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2021-05-18 |
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照相機、掃描儀等設備,自動獲取并識別出目標指令、數據等信息的技術手段。最早起源于聲控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聲控技術曾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的控制和互動中,其核心是將人的語音識別出來,與手機指令集進行對比,從而控制手機。
根據識別對象是否具有生命特征,人工智能識別技術主要可分為兩類:有生命識別和無生命識別。
有生命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實質是指與人體生命特征存在一定關聯的技術,包括語音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語音識別技術工作原理是基于對識別者自身發(fā)出語音的科學有效識別,正確識別出語音的內容,或者通過語音判斷出說話人的身份(說活人識別);人工智能指紋識別技術在實踐應用中,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對人體指紋展開智能識別,最終正確判斷識別出指紋所屬的對應的人,從而滿足實際需求;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是基于對人的臉部展開智能識別,對人的臉部不同結構特征進行科學合理檢驗,最終明確判斷識別出檢驗者的實際身份;虹膜識別是通過虹膜的特征判斷其實際身份。
無生命識別技術實質是指與人體生命特征不存在任何關聯的技術,該項技術主要包括射頻識別技術、智能卡技術、條形碼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的工作核心是無線電磁波,其具體的工作原理是:無線電信號在電磁場下進行傳送,完成數據和標簽的識別;條形碼識別技術包括一維碼技術和二維碼技術,二維碼技術是在一維碼技術基礎之上發(fā)展出來的,給數據儲存留下的空間更大,同時還可以糾錯,在信息標示和信息采集中具有十分有效的運用;智能卡識別技術的識別對象主要是智能卡,智能卡主要是由集成電路板組成的,其工作主要是針對數據展開的運算和儲存,通過將計算技術良好的融入到智能卡當中,針對數據進行的各種工作都做到了高效完成。
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而且不同種類的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了社會各領域,例如在語言翻譯、面部識別等多個社會活動中都能夠看到計算機人工智能的參與。除此之外,二維碼識別和使用是人工智能識別技術運用的最典型的方式,它的利用主要是以二維碼的形式生成程序和指令,在用戶的移動終端屏幕上生成黑白格子拼接的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的分布通常來說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通過各種圖形的排列組合,二維碼圖案具有唯一性,因此用戶可以對二維碼圖案進行保存和記錄。
我們相信,隨著研究人員不斷地對人工智能的有關技術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將會更大程度地滿足人們工作和生活需求。
本文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通信學院副教授李紅蓮進行科學性把關。
科普中國中央廚房
新華網科普事業(yè)部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聯合出品
責任編輯:王超
上一篇:什么是空間激光通信技術?




最新文章
-
為何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國學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際間重元素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報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要來了
科技日報 2021-09-29
-
5G演進已開始,6G研究正進行
光明日報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讓宇宙年輕10億歲
科技日報 2021-09-28
-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看看現代交通的創(chuàng)新元素
新華網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