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興義大子瓜蔞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

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2021-06-09

  瓜蔞也稱栝樓,別名葫蘆瓜、耗子瓜、吊瓜、藥瓜、野苦瓜等,屬葫蘆科瓜蔞屬瓜蔞,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在我國中西部多省區(qū)均有分布,常以地下肥大根入藥。中藥名稱天花粉,其實瓜蔞果、瓜蔞籽也有突出的藥用價值。近十多年來,瓜蔞得到深度開發(fā),不僅其藥用價值得到突顯,而且瓜蔞果、瓜蔞籽的食用保健功能也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瓜蔞種植與開發(fā)有著廣闊的前景。我國貴州西南部山間林區(qū)廣泛分布著多種藥用瓜蔞,近兩年來,筆者收集了本地區(qū)多個瓜蔞品種栽培試驗,并引進安徽瓜蔞作對比試驗,發(fā)現(xiàn)貴州省興義市大子瓜蔞比其他瓜蔞有突出的優(yōu)勢和開發(fā)的價值。

  1   興義大子瓜蔞的生物學特性及價值1.1   瓜蔞的分類從植物分類上,瓜蔞分為葫蘆科瓜蔞屬瓜蔞和同屬的雙邊瓜蔞、大子瓜蔞及大苞瓜蔞等。從地域特點上,分為日本瓜蔞、南方瓜蔞、云南瓜蔞、貴州瓜蔞、魯皖瓜蔞及廣西瓜蔞等。從馴化栽培品種上,分為各個地方的栽培品種,如安徽有皖蔞1號至9號、山東的魯瓜3號等,貴州省也有自己的馴化栽培種,如培育的興義大子瓜蔞。1.2   興義大子瓜蔞的生物學特性1.2.1   葉草質,常為卵形或掌狀,綠色或深綠色,不分裂,少有3淺裂,葉表面無毛或少,葉基小時(種子出苗)戟形,莖分枝上的葉基約平或心形。葉下面具糙點。1.2.2   莖攀援藤莖,草質,種子出苗為淺綠色,根出莖為淺綠至深綠色,有淺縱溝,分枝多,卷須腋生。整莖長達5~8 m。1.2.3   根(天花粉)塊根,肥大,圓柱狀,有的稍扭曲,外表淺灰色,易折斷,斷面白色、肉質。1.2.4   花雌雄異株,花白色,仲夏開花,雌花常單生,一株數(shù)十朵,花梗長,可達10 cm以上?;ㄝ辔辶眩瑴\綠色,花管細長,上部5裂,先端呈流蘇狀,子房下位。雄花有總柄,先端有數(shù)朵,3雄蕊。1.2.5   果實瓠果,廣橢圓形或球形,長達15 cm、寬7~10 cm,幼時綠色,逐漸膨大至秋呈橙黃色或金黃色。1.2.6   瓜蔞籽瓜子狀,卵圓形,多數(shù)小果幾十粒至百粒,大果可達200~300粒,籽長1~2.5 cm、寬0.8~0.9 cm,灰黑色至棕褐色。1.3   興義大子瓜蔞的環(huán)境要求生長于山坡丘陵、林緣溪邊、路旁,土壤深厚肥沃的生長良好,溫度適宜范圍16~26 ℃,空氣濕度50%~75%,全年無霜期長,日光充足。1.4   瓜蔞的藥用與經(jīng)濟價值瓜蔞為藥食兼用中藥材,肥大塊根(天花粉),瓜蔞果、瓜蔞皮、瓜蔞籽均可入藥。1.4.1   瓜蔞的藥用價值塊根(即天花粉)主用藥材部分,富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糖類、淀粉、礦質元素等,藥用功能清熱化痰、養(yǎng)胃生津、解毒消腫,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瘡瘍腫毒。最新研究表明,天花粉不僅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糖尿病、腹水療效顯著,而且對多種癌癥也有一定療效。瓜蔞果含皂甙、有機酸、糖類、色素、維生素等,有潤肺祛痰、利氣寬胸的作用,主治痰熱咳嗽、便秘、冠心病等。瓜蔞子富含脂肪油(約25%),含多種氨基酸、皂甙、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潤脈健胃、潤腸通結、利壓、清熱化痰的功效,對冠心病、肺結核也有一定的作用。1.4.2   瓜蔞的經(jīng)濟價值在瓜蔞的深入研究和開發(fā)中,瓜蔞種植的優(yōu)勢和經(jīng)濟價值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同。一是瓜蔞是多年生植物,種植1年后可采瓜蔞籽多年,多年受益,1年天花粉產(chǎn)量達1 500~2 500 kg/667 m2,頭年總成本為2 000~3 000元/667 m2,以后每年成本只需500元/667 m2,多年折合成本1 000元/667 m2左右,而天花粉、種苗、瓜蔞果、瓜蔞籽的總產(chǎn)值可達6 000~10 000元/667 m2。種植瓜蔞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增產(chǎn)增收,是廣大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扶貧的好項目。二是瓜蔞是藥食、保健兼有的產(chǎn)品,現(xiàn)在不僅開發(fā)出瓜蔞籽特用休閑食品,這種食品似南瓜籽,但香味獨有,其味潤綿,具潤喉、止咳、潤肺、潤腸功效,價值高至60~100元/kg,效益顯著,而且瓜蔞果皮已開發(fā)出糖漬產(chǎn)品,瓜蔞塊根(天花粉)的多個研發(fā)產(chǎn)品(如瓜蔞面條)已不斷出現(xiàn),其開發(fā)的價值高、前景廣闊。2   興義大子瓜蔞的栽培技術要點興義大子瓜蔞栽培以采收瓜蔞籽為主,兼收瓜蔞塊根和果皮。2.1   選好品種和種根苗選好品種及種苗,是栽培成功和提高效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選擇具有興義大子瓜蔞種質資源典型特征,生長勢好、抗性強、產(chǎn)量高的優(yōu)良植株作種,而且采用無性繁殖方法選取塊根切段栽培。一般不用種子繁殖栽培,據(jù)栽培試驗和觀察,種子播種栽培要3年后才能開花結果,塊根生長膨大較慢。2.2   選地與耕整瓜蔞為深根性多年生藤本植物,根深可達2 m左右,地下根不斷膨大,5年生瓜蔞根可有5 kg以上。根據(jù)瓜蔞生長發(fā)育的土壤環(huán)境及其他因素,栽培地應選擇土層深2 m左右、疏松肥沃、向陽的平地、坡地、丘陵地或林地,土質以沙壤土或壤土為好,pH值為中性至微酸性,鹽堿地和易漬水洼地不宜用作栽培地。規(guī)?;?、標準化宜選擇連片的平地或坡地。栽植前半月左右整地,結合整地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2 500 kg、磷肥25 kg作基肥,整平地塊,并做好畦及排水溝。2.3   種根的選擇選擇3~5年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瓜蔞,挖取其塊根,選直徑3~5 cm的根,切成10~15 cm的根段,斷面用消毒劑處理或用草木灰裹護,斷面有黃筋的老根不宜作種根。瓜蔞為雌雄異株,栽培時選取雌株的塊根和少量雄株的塊根備用。2.4   栽植方法每667 m2按8∶1雌雄株比例搭配,備足25~35 kg的種根備用。栽植時間為頭年的10—12月和翌年的2—3月。栽植按行距1.5~2 m、株距30~50 cm、穴深12~15 cm挖穴或用中大打孔器(機)打穴。每穴放1段種根,回細土填實,上成小土堆狀,利于保墑。水源方便時放水灌溝,使土壤水分充足,利于萌芽出苗。一般情況下,栽后18~20 d就出苗。瓜蔞是一年種下多年受益的藥用植物,但一般5~6年后要重新栽植。2.5   搭架拉扦瓜蔞為多年生藤本,枝蔓多且長,需摘蔓修枝、搭架攀援,利于多結果、奪高產(chǎn)。搭架材料可用水泥柱和木竹材料。水泥柱預制規(guī)格為寬窄7~8 cm、長(高)230 cm。用打孔器或人工挖穴,根據(jù)行株距于畦邊按2~3行搭一架,形成1行瓜蔞1行柱子,兩邊的柱子應埋在瓜蔞行的里側,和植株錯開。柱子埋土深20~30 cm,高出地面1.5~2 m,架子搭成高1.5~2 m、寬約2.5 m,長按畦長而定。用14號鐵絲或專用線順著每行柱子拉一趟,架子兩頭各橫著拉一道鐵絲,中間每3~4根柱子橫拉一道。在架子的四角和中間用鐵絲扯到地面,再斜插入地下的石柱或鐵桿上,保證架子穩(wěn)固。架子上可鋪一些長桿物,利瓜蔓攀伸。木竹搭架和水泥柱相仿,可靈活掌握。架子搭成后,當瓜蔓長30 cm左右時,在每棵瓜旁插長秸稈,用繩綁在一起,上端捆在架子上,以利引蔓上架,以后每棵瓜只留2~3枝健壯的莖向中間攀伸,過多的分枝及腋芽需不斷摘出,以保養(yǎng)分、利通風。2.6   田間管理每年春季和冬季各中耕除草一次。若土壤肥力不足,需每年追肥兩次:第一次于苗高30~50 cm時;第二次在6月開花時,以有機肥為主,每667 m2用大糞500~1 000 kg或腐熟的農(nóng)家肥加過磷酸鈣15 kg,可采用溝施或穴施。天氣干旱時,可適時適量澆水,防積水。瓜蔞授精不暢,需用人工輔助授粉。生長期間隨時觀察,若發(fā)現(xiàn)病蟲危害,要及時防治,以安全有效的農(nóng)業(yè)、生物防治為佳。每年采收完畢,摘出枯死枝蔓,在霜凍前用作物秸稈覆蓋。2.7   采收每年瓜蔞果由青黃到橙黃時采收。瓜蔞果用利器縱切,取出瓜瓤和種子,瓜蔞果皮直接曬干或烘干作藥材,也可糖漬成品食用。瓜瓤與種子分開,種子(瓜蔞籽)上黏附一層物質,用少量炭塊加入不斷搓洗,干凈后曬干或烘干加工成品上市。塊根于3~6年后采挖,除留種根外,其余洗凈切片曬干或烘干即可,成品即為天花粉。編輯:董娟審核專家:山西省農(nóng)業(yè)種子總站研究員 王圓榮

責任編輯:科普云

科普中國APP 科普中國微信 科普中國微博
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
是中國科協(xié)為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內(nèi)容建設為重點,充分依托現(xiàn)有的傳播渠道和平臺,使科普信息化建設與傳統(tǒng)科普深度融合,以公眾關注度作為項目精準評估的標準,提升國家科普公共服務水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