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要想孩子贏在起跑線,這種素養(yǎng)不能丟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2020-04-22 作者:姚鴻昌 |
生命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依存于和諧的生存之間。所以當生存的危境驟然來臨時,恐慌和難堪在所難免。然而,由于每個人的家文化素養(yǎng)、科學人文素養(yǎng)不同,面對危境的反應也大相徑庭。
在疫情來臨之際,許多人的行為彰顯的是一種高雅的家文化素養(yǎng)。這種家文化素養(yǎng)體現(xiàn)在能替他人著想的善良,不用他人提醒的自覺,樂于接受約束的自由。這是一種植根于內心深處的修養(yǎng),需要通過家文化建設去修煉。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面對有些人在疫情面前似乎不那么認真。他們不戴口罩,繼續(xù)串門,接觸過發(fā)熱病人,自以為沒事, 還在聚會打牌喝酒聊天,甚至向勸誡的人大打出手。這種拒絕約束的我行我素,暴露的是家文化素養(yǎng)的缺乏。
愛與善良是最有力的家文化傳承
人類本身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生存求善愛相隨。只有我們共同提升家文化素養(yǎng),才能在差異化生存中實現(xiàn)共生發(fā)展。因一己之任性而不惜犧牲他人的生存狀況,毀掉的是共同的生存環(huán)境。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除了臨床救助,醫(yī)生們也做了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努力,喚醒病患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包括伴隨對癥治療中的鼓勵、安慰、解釋……這些工作都在增強著病患的信心,調整著病患的情緒,滋養(yǎng)著病患的心靈。一旦和病患內心的場能量諧振,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生命場能量,成為病患自身免疫系統(tǒng)被重新喚醒的強大動力。
顯然,在未來的發(fā)展中,通過教育,特別是家庭建設,提升全民的人文素養(yǎng),不僅能讓社會和諧,人人幸福,更能在突發(fā)災難面前,通過社會免疫系統(tǒng)的重新喚醒,而使更多的人早日得到康復。
善用閑暇時光閱讀,助力傳承家文化
因為疫情,因為隔離,我們和孩子過了一段特殊的時光,不能串門拜年、聚會娛樂,上班上學的時間也推遲了。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有的人突然覺得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如何打發(fā)時光。
有心理學家認為,人生有兩個大敵:“痛苦”和“無聊”。 如何擺脫“痛苦”與“無聊”這兩個大敵?唯有提升家文化素養(yǎng),提升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喚醒人的智慧心靈。這是一個通過學習用智慧滋養(yǎng)心靈的過程,是一個從 “欲意我”升華為“精神我”的過程。
一個有精神世界的人面對“閑暇”不僅不會感到無聊,而且還會充分利用這一機會享受自己應有的精神生活。在疫情面前,有智慧的父母,會在陪伴孩子一起讀書、反思、做家務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這種陪伴可以喚醒子女的愛心、愛好、愛學——愛心是成人者之慧,愛好是成才者之神,愛學是成就者之師。陪伴孩子成 長,將會成全父母和孩子一起成為具有家庭文化素養(yǎng)的人。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史。閱讀雖不能使人生變長,卻可以使人生變寬;成長雖不能讓幸福速來,卻可以讓幸福變厚。希望疫情之后,一個全民閱讀的良好習慣也能養(yǎng)成。一個有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民族,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將可以自信地說:我們更有把握。
本文由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宣傳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家庭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姚鴻昌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任編輯:科普云




最新文章
-
為何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國學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際間重元素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報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要來了
科技日報 2021-09-29
-
5G演進已開始,6G研究正進行
光明日報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讓宇宙年輕10億歲
科技日報 2021-09-28
-
5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看看現(xiàn)代交通的創(chuàng)新元素
新華網(wǎng)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