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ICU的“神秘武器”,這個姿勢能改善缺氧狀態(tài)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2020-03-31 作者:盛阮妹 王學敏 |
在關(guān)于新冠肺炎患者搶救的大量報道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重癥患者是趴在床上的。他們?yōu)槭裁匆捎眠@種姿勢?
這個姿勢在醫(yī)學上稱為俯臥位通氣,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臥位進行機械通氣,主要用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
俯臥位通氣的主要原理為有效改善肺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使背側(cè)萎陷的肺泡復(fù)張,同時在重力作用下,使肺及氣管內(nèi)的分泌物得到良好的引流,而且能減少心臟和縱膈對下垂肺區(qū)的壓迫。
但俯臥位通氣施行起來并不容易,臨床上大部分都是采用徒手翻身的方式給患者做俯臥位通氣。普通人翻身輕而易舉,但給ARDS的患者做一次俯臥位通氣卻很艱難?;颊叱擞锌诓骞芙雍粑鼨C外,身上往往還有胃管、尿管、靜脈通路等,同時患者身上還連接了心電圖,測血壓袖帶,翻身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好這些管路。翻過來后還要固定好患者頭部位置,防止氣管插管彎折,給身體一些部位墊上枕頭防止壓迫損傷。這些操作需要耗費醫(yī)護人員大量的精力及體力,每一次翻身都需要4~5名醫(yī)務(wù)人員一起完成,這也是妨礙俯臥位通氣推廣的主要因素。
目前,俯臥位通氣在ARDS患者的治療中越來越受重視,大量的臨床病例也證實俯臥位通氣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
在此次疫情中,重癥患者受損的主要器官就是肺臟。為了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醫(yī)務(wù)人員會積極給重癥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但是否進行俯臥位通氣還需要對患者全面評估,并且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醫(y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guān)。
“達醫(yī)曉護”供稿
責任編輯:科普云




最新文章
-
為何太陽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轉(zhuǎn)?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國學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際間重元素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報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要來了
科技日報 2021-09-29
-
5G演進已開始,6G研究正進行
光明日報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讓宇宙年輕10億歲
科技日報 2021-09-28
-
5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看看現(xiàn)代交通的創(chuàng)新元素
新華網(wǎng) 2021-09-28